山色逶迤树色稠,风光遥接塞垣秋。
僧栖红叶林边寺,人在斜阳江上舟。
【注释】
题丁琢亭画令公庙壁:丁琢亭是清代著名画家,他以画山水著称。令公庙是供奉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庙宇。山色逶迤树色稠:山势连绵不断,树叶郁密繁盛。风光遥接塞垣秋:塞垣即边塞之垣,这里指边塞。风光遥接,即远眺边塞。僧栖红叶林边寺:寺院在红叶树林的旁边。僧栖,指僧人居住在寺院中。人在斜阳江上舟:夕阳西下,江上有人乘船。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描写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
第一句“山色逶迤树色稠”,写山峰连绵不绝,树木茂密繁盛。这里的“山”和“树”都是用来形容景色的,而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第二句“风光遥接塞垣秋”,则是对前一句的具体描绘。这里的“风光”指的是山景和树林所构成的景色,而“塞垣”则是指边塞的墙垣。第三句“僧栖红叶林边寺”,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僧”和“林边寺”都是用来形容人物的,而非实指。最后一句“人在斜阳江上舟”,则描绘了这幅画卷中的主角——一个人。这里的“人”和“舟”也都是用来形容人物的,而非实指。
这首诗的诗意在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即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之地,过一种简单而不平凡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