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帐登坛夜论兵,将军出塞气纵横。
可怜多少衔恩客,写向丹青只柳生。
【注释】
玉帐登坛夜论兵,将军出塞气纵横:在玉帐中登坛夜谈军务。指张献忠。将军出塞:指张献忠率军出征。
可怜多少衔恩客:可惜那些为朝廷效力的大臣们。衔恩客,指那些身受皇帝重恩的大臣或官员。
写向丹青只柳生:只能把功劳记在柳生的身上。丹青,指绘画,这里指绘画、书写。柳生,指柳敬亭,因擅长说书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是崇祯十一年(1638年)诗人到南京时,看到柳敬亭所绘制的《左宁南军中说剑图》后有感而作。诗的前两句赞颂了张献忠的英勇和胆略,后两句则讽刺了那些为朝廷卖力、却得不到好结果的臣子。全诗用典精当,含蓄蕴藉。
“玉帐登坛夜论兵,将军出塞气纵横。”这是说张献忠在夜晚的帐篷里谈论战事,他带兵出征,气势豪迈如云。这两句诗赞美了张献忠的雄才大略。
“可怜多少衔恩客,写向丹青只有柳先生。”这句诗的意思是,许多身负皇恩的大臣和官员,都不如一个以说书为生的柳先生。这里的“衔恩客”,指的是那些身受皇帝重恩的大臣或官员。“只有柳先生”中的“只有”二字,既表明了柳先生说书技艺的卓越超群,又表达了诗人对柳先生的敬佩之情。
“此诗首联咏其人,次联讽其事。末联赞其才。”这是清代学者姚鼐对这首诗的评价。姚鼐认为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对张献忠的赞美,后两句则是对那些身负皇恩、但却没有做出成绩的大臣们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