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一百里,海远潮力罄。
松舟小于叶,一榻束无剩。
溶洋泛烟霏,屈曲历幽胜。
潭澄碧无晕,欲唾惜清莹。
回桡得滩响,风泉韵疏磬。
东崦夕绮敛,西岩暮岚暝。
起坐见华月,樵唱隔烟径。
众象发心赏,妙理契神定。
瑶琴一为弹,芳醑半欲醒。
美人倘不来,何以酬清听。

【注释】

1.青田舟:指作者在青田的游船。

2.溪行一百里,海远潮力罄:指作者乘船沿溪而行,经过一百里的行程到达海边,但海上潮水已退尽了,潮力也用尽了。

3.松舟小于叶,一榻束无剩:松木制的船比树叶小,只能容纳一张小床,船上除了船和床外没有多余的东西。

4.溶洋泛烟霏,屈曲历幽胜:指海上的雾气弥漫,波浪曲折,穿过幽深的胜地。

5.潭澄碧无晕,欲唾惜清莹:指潭水清澈碧绿,连水花都舍不得吐出来以免玷污它。

6.回桡得滩响,风泉韵疏磬:指船儿回转时发出桨声,风吹过水面,泉水的声音像稀疏的磬石一样悦耳动听。

7.东崦夕绮敛,西岩暮岚暝:指太阳落山后,西边的山峦被晚霞映红;傍晚,山间云雾弥漫。

8.起坐见华月,樵唱隔烟径:意思是作者起身坐卧都能看到明亮的月光,而远处传来樵夫悠扬的歌声。

9.众象发心赏,妙理契神定 :众佛悟道,心境宁静。

10.瑶琴一为弹,芳醑半欲醒:作者拿出瑶琴弹奏一曲,酒意微醺,想再喝一点酒。

11.美人倘不来,何以酬清听:如果美人不来了,怎么能够回报这美妙的夜色呢?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

前八句主要写景,描写出诗人乘船沿溪而行,经过一百里的行程到达海边,但海上潮水已退尽了,潮力也用尽了。接着又描绘出松木制的船比树叶小,只能容纳一张小床,船上除了船和床外没有多余的东西。然后诗人描绘出海上的雾气弥漫,波浪曲折,穿过幽深的胜地的场景。最后诗人描绘出潭水清澈碧绿,连水花都舍不得吐出来以免玷污它的景象。这些景色构成了这首诗的主体部分。

接下来的四句主要抒情。“回桡得滩响”,是指船儿回转时发出桨声,风吹过水面,泉水的声音像稀疏的磬石一样悦耳动听。“东崦夕绮敛”,是指太阳落山后,西边的山峦被晚霞映红;傍晚,山间云雾弥漫。“起坐见华月”,是指作者起身坐卧都能看到明亮的月光。“樵唱隔烟径”,“樵”即樵夫的意思,这里指樵夫的歌声传遍了整个山谷。“众象发心赏”,是指众佛悟道,心境宁静。“妙理契神定”,是指禅理与佛性相通,达到了一种精神的境界。

最后四句主要表达诗人的情感。“美人倘不来,何以酬清听”是说如果美人不来了,怎么能够回报这美妙的夜色呢?这里的“美人”指的是诗人自己,他把自己比作美人,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孤寂和渴望。“瑶琴一为弹”是指作者拿出瑶琴弹奏一曲,“芳醑半欲醒”是指酒意微醺,想再喝一点酒。这些情感构成了这首诗的结尾部分。

这首诗通过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美好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渴望,使得整首诗既有美丽的画面又有深刻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