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何缓,春酣未久,春归偏急。经年再相见,也分携悲泣。
冷露朝来如泪湿。恨流莺、感时声涩。含桃堕初果,有儿童争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鉴赏能力,注意通晓全诗大意,理解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手法。

词的上阙写景。首句点出季节,春来何缓,春天到来得并不缓慢;春酣未久,春天沉醉得也不长久;春归偏急,春天却走得特别急迫。这两句写春天来得快,去得也快,写出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经年”指一年或更长时间,“再相见”指分别之后又见面。这里的意思是说,经过漫长的等待和长时间的分离,再次见面时,只能含泪相看,分外悲伤。“也”,还是。“分携悲泣”,是说在分别的时候,两人都含着泪水。

下阙写情。“冷露朝来如泪湿”,清晨的露珠像眼泪一样,沾湿了衣衫,表达了词人在离别之时那种凄楚的心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词人内心的伤感,同时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恨流莺、感时声涩”,意思是说,恨那些啼叫的黄莺,它们在哀鸣,声音变得十分沙哑,这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表达了词人的伤感之情。“含桃堕初果,有儿童争拾”。这里的含桃是指未完全成熟的桃子。“堕”是掉的意思。“争拾”是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捡起桃子。“含桃”在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人。

赏析:

《忆少年·春意》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春光易逝、物事空茫,下片写别后相思,情深意切。全词以景起兴,借春光易逝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