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芳草,青青杨柳,青青山色。
愁人独如雪,为多情头白。
镜里桃花曾太赤。
更何时、玉颜如昔。
春光可长驻,奈醇醪无力。
解析诗句
【注释】
- 青青芳草:形容草地生机勃勃,颜色鲜绿。
- 青青杨柳:指杨柳的叶子和枝条也是绿色的,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青青山色:形容山的颜色是青色的,通常用来形容山峰的苍翠。
- 愁人独如雪:意指孤独的人如同被冰雪覆盖一般,表达了深深的忧愁与寂寞。
- 为多情头白:意指因为情感而过早地变白了头发。
- 镜里桃花曾太赤:比喻自己年轻时的容颜太过红润,像是照镜子时看到的桃花一样鲜艳。
- 玉颜如昔:形容年轻时的容貌依旧美好,如同旧日一样。
- 春光可长驻:春天的美好时光应该持续很长时间。
- 奈醇醪无力:表达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感慨,这里可能是指无法阻止春天的逝去或无法挽回青春的美好。
【译文】
我回忆起少年时,那时的草地鲜嫩欲滴,柳树摇曳生姿;
我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伤;
我的面颊因多愁善感而变得苍白;
每当我在镜中看到年轻时的自己,那曾经太过红润的脸庞;
何时才能让玉容重现往日的光华?
春天的美总是短暂,就像醇厚的美酒,却无法长久保持;
岁月不饶人,美好的年华一去不复返。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青春、美丽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诗的开篇即以“青青芳草,青青杨柳,青青山色”勾勒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基调。接着,诗人转而表达自己在孤独中的忧愁,以及因多愁善感而过早变白的面容,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镜里桃花曾太赤”这一形象的比喻,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美好回忆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更何时、玉颜如昔”和“春光可长驻,奈醇醪无力”两句,则巧妙地将个人的忧伤与自然的无常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和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最后,“春光可长驻”一句,虽试图强调春天的美好,但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年华难以挽留的哀叹。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青春与衰老等多重主题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忆,更是对生命、爱情和美丽的颂歌,以及对不可逆转的时光的哀伤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