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如水。
芙蓉初洗。
玲珑影、镜中谁似。
露华沾湿,多半寒相倚。
甚处窥他新蕊。
吹满红阴,生怕梧桐乱尔。
萧疏处、萤穿未已。
素飙偏早,催据秋霜始。
乍褪殷勤结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判断、推断,得出答案。解答此类题型,要注意结合诗作内容、手法等进行分析。

“明月逐人来”:明月随着人来到。“来”字暗含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

“流光如水”:流光如流水一般。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

“芙蓉初洗”:芙蓉刚被清洗过。“初洗”,点明时间,突出季节特征。

“玲珑影、镜中谁似”:那轻盈的影子映照在镜子之中,可又有谁能与它相似?“玲珑影”,指月亮,写月色之美好。“镜中谁似”,借喻月下景物,以物喻人,表达出自己的孤高自赏之情。

“露华沾湿,多半寒相倚”:露水沾湿了花朵,它们依偎着寒风。“露华沾湿”,点明了时间,突出季节特征。“多半寒相倚”,写花态,表现花的坚韧不拔。

“甚处窥他新蕊”:不知从何处窥视到它绽开了新花蕊。“窥”,偷看。“新蕊”,指新长出的嫩芽或新长出的花蕊。

“吹满红阴,生怕梧桐乱尔”:风吹满地的红花荫子,我害怕梧桐树搅乱了你。“吹满红阴”,描写晚景。“怕梧桐乱尔”,比喻自己心情烦乱,不能平静。

“萧疏处、萤穿未已”:只有稀疏的地方,萤火虫还在飞舞。“萧疏”,指空旷的地方。“萤穿”,指萤火虫的光点在空中飞来飞去。

“素飙偏早,催据秋霜始”:清凉的秋风偏偏来得这么早,催发了秋天的霜降。“素飙”,指清爽的风。“秋霜”,指秋天的霜,这里用来比喻作者所感受到的凉意。

【答案】

译文:

明月随人而到,流光如同流水般流逝。芙蓉刚被清洗过,它的影儿映入镜子里,可又有谁能与它相似?露水沾湿了花朵,它们依偎着寒风。不知道从何处窥视到了它绽开了新花蕊,它害怕梧桐树搅乱了你。清凉的秋风偏偏来得这么早,催发了秋天的霜降。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春的词,上片主要写暮春时节的景色及诗人的感受。首句写月光随人而来;次句写芙蓉刚刚被清洗过;第三句写芙蓉的影子照入镜子,却不知谁能与之相比;第四句说露水打湿花瓣,它们依偎着寒风。这四句写出了春天的美好,但诗人并没有陶醉其中,而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之感。

下片着重写晚夏时节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感受。开头两句写晚夏的景色,最后两句写晚夏感受。首句写晚夏的凉风;次句写晚夏的蝉声;第三句写晚夏的萤火虫;最后一句写晚夏的感受。这几句写出了晚夏的炎热。诗人没有沉醉于晚夏的美丽景象之中,而是在欣赏之余感叹时光易逝,岁月蹉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