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休亸。
朝朝攀折谁能那。
翠眉春共青山锁。
多事娇莺,苦向枝间坐。
落絮纷纷时惹我。
浮游未化萍千朵。
嫌他雪点苍苔破。
为语东风,吹向池塘堕。

柳枝休得垂亸,每日攀折谁来?翠眉春锁青山。多情的黄莺,苦在枝头坐。落絮纷纷时惹我。浮游未化千朵萍。嫌他雪点苍苔破。为语东风,吹向池塘堕。

【注释】

  1. 柳条:指柳树的枝条。
  2. 朝朝:每天。
  3. 翠眉:形容眉毛青黑而美丽。
  4. 娇莺:指黄莺。
  5. 未化:尚未成蝶或未成蛹。
  6. 嫌他:意为“不要”。
  7. 为语:告诉。
  8. 语:告诉、诉说。
  9. 东风:春风。
  10. 池塘:水塘。

【赏析】
《一斛珠》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柳条休得垂亸”,意即柳树枝条不要低垂。这里,诗人用“休得”一词,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强调了柳枝应该挺拔向上。这种表现手法,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次句“朝朝攀折谁能那”,意即每天攀折谁也无法做到。这里的“攀折”与“朝朝”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同时,“谁能那”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攀折行为无法成功的无奈。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示了诗人的个性特点,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三、四两句“翠眉春共青山锁。多事娇莺,苦在枝间坐。”意即碧绿的眉毛和春天一同被青山锁住。多事的黄莺,苦苦地在枝头坐着。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多事”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黄莺的欣赏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心。

五、六句“落絮纷纷时惹我。浮游未化千朵萍。”意即飘落的柳絮纷纷扰扰地惹着我。漂浮不定的水草还没有变成千片浮萍。这里,诗人通过对柳絮和水草的描述,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浮游未化千朵萍”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七、八句“嫌他雪点苍苔破。为语东风,吹向池塘堕。”意即嫌弃他雪点破坏了苍苔。要告诉东风,让它吹到池塘里落下。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以雪点破苔和东风落花来暗喻人事变迁和人生无常。同时,“东风”二字,既是对自然界的风的指代,也是对人生命运的一种隐喻。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现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世界。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深情的表达等技巧,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