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春眉人见。
无物为纨扇。
烟雨蒙蒙教遮面。
天风外,似花颤。
十二峰俄变,笑神女、楚襄空荐。
风流但使词人羡。
荒淫好,讽中劝。
归去来 咏雨中山
生怕春眉人见,无物为纨扇。烟雨蒙蒙教遮面。天风外,似花颤。
十二峰俄变,笑神女、楚襄空荐。风流但使词人羡。
注释:怕春天的眉毛被看到,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做扇子。烟雾弥漫让人看不清脸面,好像在遮面。天边吹来的清风,就像花朵在颤抖。十二座山峰忽然变幻,嘲笑神女、楚襄白白地奉献自己。只要能够风流就足够了,让词人们羡慕不已。
赏析:
《归去来》是一首咏雨中山水的诗作,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春雨中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富贵的淡泊态度。
首句“生怕春眉人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春雨绵绵,滋润了大地,也滋润了万物,使得一切都充满了生机。然而,春天的天气多变,时而晴朗时而阴雨,让人难以捉摸。诗人担心自己的春眉会被人看见,因为春眉代表着年轻美丽,而春雨则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让人无法看清真实的模样。
第二句“无物为纨扇”,进一步强调了春雨的湿润。在炎热的夏日里,人们常用纨扇来驱暑降温,而在春天的雨季里,却没有合适的东西来代替它。这是因为春风拂过,雨水打湿了一切,使得空气变得湿润,连手中的纨扇也无法抵挡这股潮湿的气息。
第三句“烟雨蒙蒙教遮面”,是对春雨景象的具体描绘。烟雨蒙蒙,如同一层轻纱覆盖在天空和大地之上,使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模糊不清。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到既清新又神秘,仿佛隐藏着许多未知的秘密。而春雨则像是一位调皮的小精灵,不断地敲打着窗户,让人无法安心休息。
第四句“天风外,似花颤”,则是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感官体验相结合。天风呼啸而过,带着一种冷冽的气息;而花则在风中颤抖着,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它们的美丽和坚韧。这种对比让人感到既震撼又感动,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面之中。
第五句“十二峰俄变”,是对自然景观的再次描绘。十二座山峰忽隐忽现,如同变幻无常的魔术师一般,让人捉摸不透它们的真实面貌。这种变化既有自然界的规律性也有偶然性的巧合,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六句“笑神女、楚襄空荐”,则是以古喻今,借古人之典来抒发诗人的情感。神女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她以美色动人;楚襄则是指春秋时期楚国的国王楚怀王,他在梦中见到了美丽的神女。在这里,诗人借用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他认为,这些历史上的人物都是因为过度追求功名利禄而失去了真正的快乐,最终只能成为后人讥笑的对象。
第七句“风流但使词人羡”,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保持一份独特的个性和情趣,并不是依靠外在的事物或者名利财富,而是凭借着内心的感悟和修养。即使别人无法理解他的追求,他也会感到满足和自豪。
第八句“荒淫好,讽中劝”,则是对整首诗主题的概括。荒淫好指的是沉迷于享乐的生活态度;嘲讽则是用含蓄的方式表达批评和劝诫的意思。诗人认为,只有摒弃那些虚华不实的追求才能真正地找到生活的乐趣和价值所在。而讽刺则是提醒人们不要过分地追求名利财富等物质利益,而是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和修炼。
《归去来》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雨中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古喻今,以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警示后人要珍惜当下的时光和幸福。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