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肥今瘦。
三真六草多仙授。
银钩趸尾人争购。
一幅鹅溪,为写兰亭就。
笔虎如今谁怒手。
天门龙跳争驰骤。
墨涛翻处蛟螭斗。
更乞惊鸾,字字教如斗。
【注释】
一斛珠:指用一斛珍珠制成的帘子。斛:量词。
乞某子作树:乞求某人的子孙后代做屏风。
三真六草多仙授:三种真草多是神仙传授。真草:指汉字书法,其中楷书、行书、草书为“真”,篆书为“草”。
银钩趸尾:形容笔锋锐利如银钩。银钩:银制的笔锋。趸(dun):同“敦”。
一幅鹅溪:指王羲之在兰亭写的《兰亭序》,因用鹅溪绢制成卷轴而得名。鹅溪绢:一种质地细腻的绢帛。
为写兰亭就:为了写兰亭就在这里创作。
笔虎:笔力强劲有力像老虎一般。
天门龙跳:天门山的石壁上有许多像龙一样的岩石,相传是神龙跳跃而成。天门:指天门山。
争驰骤(zhú):争相奔驰。
墨涛翻处蛟螭斗:墨汁翻滚时,蛟龙和螭龙相互争斗。墨涛:指墨的颜色和水波一样翻滚。
更乞惊鸾,字字教如斗:还乞请有惊世骇俗才华的人,一字一个字地指教他,就像天上的凤凰展翅翱翔。更:请求。惊鸾:指具有惊人才华的人。《晋书·顾恺之传》中说顾恺之“才绝人”,即其才高过人,有惊世骇俗之能事。教如斗:指教如同天上的凤凰飞翔。
赏析:
《一斛珠》,又名《一斛罗》,取自王献之《三月三日侍宴后湖应诏》诗:“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合绘。佳人舞广袖,清风吹玉树。”原为唐玄宗所作,后流入民间,成为唐宋词曲中常见的题材,多咏叹春花之美。此篇即是咏春花之作,作者借咏春花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上片先写花之盛美。首句“古肥今瘦”点出时移物换,春花盛衰无常,而春花之美却是古今相同,“古肥今瘦”四字便把这种永恒不变的美写得十分形象。次句“三真六草多仙授”则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花之美。“三真”指的是牡丹、芍药、梅花,“六草”指的是兰花、菊花、萱草、菖蒲等,都是春天盛开的花卉。“多仙授”是说这些美丽的春花都是神仙们赐予人间的,可见春花之美是与大自然的造化分不开的。“银钩趸尾”两句进一步描写春花之美,这两句是化用杜甫“银钩细柱垂杨柳”(《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句中的意境,将春天的柳树比作银钩状的笔尖,用“趸尾”来修饰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柳枝随风飘拂的姿态。
下片主要抒写作者自己内心的感受。“一幅鹅溪”五句,诗人由对春花的赞美联想到王羲之在兰亭创作的《兰亭序》。《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据说,王羲之曾在兰亭临流饮酒赋诗,并作《兰亭序》一篇。由于当时天气阴霾,墨迹未干便被风吹散,于是大家又重写一卷,故称《兰亭集序》。此处以《兰亭序》代指王羲之。“为写兰亭就”意谓因想模仿王羲之在兰亭创作的情景,遂在此地挥毫泼墨,写下这篇作品。“一笔虎”两句,诗人说自己虽然笔力雄劲有力,但仍然不及王羲之那样遒劲有力,于是诗人不禁仰慕起王羲之来。“天门龙跳”两句,诗人想象王羲之当年挥笔书写《兰亭序》时,那神采飞扬的神龙般的气势,与自己此时的笔墨相比,真是相去甚远,不禁感到惭愧。最后两句,诗人又向那些有惊世骇俗才华的人请教,希望自己也能学到王羲之那种超凡入圣的本领。“更乞惊鸾”一句,诗人化用谢灵运的典故,说自己更希望有人向他指教,就如同天上的凤凰展翅翱翔一般。“字字教如斗”意言一字一句都要求得严格认真。整篇词作,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赏之情,也表现了自己渴望学习、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