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栏束人如半晕,千头万手相摩进。
长年亦解爱萧瑟,投篙疾过秋鹰迅。
石寒水落鱼阻梁,轻舸忽泻溪流觞。
息肩息足两何利,愧此满船明月光。

八月十五夜与同人西郭泛舟至一览亭迟任庵庸庵不至

桥栏束人如半晕,千头万手相摩进。

长年亦解爱萧瑟,投篙疾过秋鹰迅。

石寒水落鱼阻梁,轻舸忽泻溪流觞。

息肩息足两何利,愧此满船明月光。

译文

八月十五的夜晚,我们和朋友们在西边的小城乘舟,一直游到一览亭。任庵和庸庵没有到。
桥栏像半圆形一样束住人,就像无数双手在摩挲,相互推动着前进。
常年生活在这里的渔夫也懂得欣赏秋天的萧瑟,他用力划桨,小船如同秋鹰般迅速地飞驰而过。
石头冷清,水流急速,鱼儿被卡在了桥下,小船突然间就泄洪一般,倾泻而下,溪中的流水都倒进了船上,好像在饮酒作乐。
休息下来,放松下来,两人都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却只看到月光下的一艘船中充满了皎洁的月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伤的中秋之夜。诗人与朋友们在西郭(西城)泛舟至一览亭,期间任庵和庸庵未到。桥栏如半圆般束缚人,象征着一种无形的束缚;而千头万手则形容了人们纷纷前来观赏或参与的情景。

诗人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尽管秋风带来萧瑟之感,但他还是选择继续前行,享受秋天带来的自然之美。这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

描写了小船在急流中快速前行的场景,以及随后突然泄洪般的水流倾泻而下,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种变化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也反映了人生的变化无常。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船上休息、放松的状态,但并未得到任何实际的好处,却只能看到月光下的一艘船中充满皎洁的月色。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个中秋夜晚的美丽画面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