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交柯如斗虬,小树列岸人对愁。
清空无绳系孤镜,湛湛欲堕鳊鱼舟。
苍山数转坐超忽,溪光沙色望不歇。
但添葭苇缀菰蒲,便抵吾乡练潭月。
【注释】
八月:指农历的八月。古人常以“八月十五”指代中秋,因是月圆之夜。西郭:指西边的城郭。亭:亭台。一览亭,泛指亭台。迟任庵、庸庵:作者的朋友,姓迟、庸,名无考。不至:未到。斗虬:斗状的龙纹。列岸:排列在河岸上。清空:清澈的天空。孤镜:孤单的明月。湛湛:水深的样子。鳊(biān)鱼舟:鳊鱼形状像船。苍山数转坐超忽:青山接连不断,宛如坐过山一般。坐超忽:形容山势连绵起伏,如坐卧之间忽然而起。溪光沙色望不歇:溪流映照着沙石,色彩变幻,令人目不暇接。但添葭苇缀菰蒲:只有芦苇和芦苇丛中的蒲草点缀着。葭苇:芦苇。菰(gū)蒲:一种植物,叶子长而宽,可做伞盖或扇子。练潭:即练湖,位于今江苏苏州西南,太湖之滨。此指江南水乡。
【译文】
八月十五的夜里与同人一起游赏于西郊的亭台,直至一览亭。任庵、庸庵没有来。大树交错的枝柯好似斗形的花纹,小树排列在河岸,人们面对愁绪而立。天空清澈,没有任何绳索束缚那孤零零悬挂的月亮,月光皎洁,仿佛就要落入鳊鱼的船上。青山绵延不断,仿佛坐卧之间就起来一样,溪流映照着沙石,色彩变化万千,让人目不暇接。只有芦苇和芦苇丛中的蒲草点缀着。只有这些,就足以让我想象起江南水乡的美景了。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描写中秋月夜泛舟所见;颔联写景中寓含作者对朋友的期待之情;颈联写远山和溪水的流动美;尾联则以想象的方式表达对家乡景色的怀念。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