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桃源路,依稀访旧林。
揽衣穿仄径,蹑屐上高岑。
树影归云暗,泉声落涧深。
山川老我辈,愧此一登临。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嘉祐。下面是对其逐句的解释,包括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第1句:不识桃源路

注释:“桃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被用作理想化的避世之地,象征着一种乌托邦式的完美社会。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对某个理想境界的向往或是对现实的不满。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差距,以及对理想世界无法触及的无奈感。

第2句:依稀访旧林

注释:“依稀”表示模糊不清、不真切,“旧林”则指曾经熟悉或怀念的地方,可能是指过去某个美好时光的回忆。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种怀旧的情绪,诗人似乎在寻找过去的足迹,但已不再清晰可见。

第3句:揽衣穿仄径

注释:“仄径”通常指的是狭窄的小路,这里用来形容路径曲折、不易行走。
赏析:这句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愿意走难行之路的精神风貌。

第4句:蹑屐上高岑

注释:“蹑屐”是一种古代的登山鞋,常用于爬山,而“岑”是山峰的意思。
赏析:此句表明诗人要攀登到高处,展现出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第5句:树影归云暗

注释:“树影”指的是树木的影子,“归云”则意味着天空中云朵的归来。
赏析:这句描写了傍晚时分,树林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幽暗,云彩也在慢慢回归天际。

第6句:泉声落涧深

注释:“泉声”指的是泉水流动的声音,“涧”指山间的小溪。这里描述的是夜晚山涧中水声潺潺的景象。
赏析: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山水之美。

第7句:山川老我辈

注释:“山川”代指自然风光,“老我辈”则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岁月变迁的感慨。

总评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山晚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从对理想世界的追寻到现实的无奈,再到面对自然的感悟,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从外向内的转变过程。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