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锁罗帏。愁看雕梁燕子飞。九十韶光今已尽,春归。一望庭前花影稀。
皓魄自生辉。万籁无声烟雾迷。乍见杨花飘紫陌,轻微。忽有薰风吹我衣。
【注】南乡子:词牌名。
寂寞锁罗帏:闺中独处,寂寞无聊。
愁看雕梁燕子飞:看着房上燕子在飞,感到忧愁。雕梁,屋梁上的装饰。
九十韶光今已尽:九十个春色已经过去了。韶光,春天的光景。
一望庭前花影稀:一放眼看到院子里的花影很少了。
皓魄自生辉:月亮发出光辉,皎白如霜。
万籁无声烟雾迷:四周寂静无声,云雾缭绕,迷蒙一片。万籁,指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籁,古代指风吹竹石的声音。
乍见杨花飘紫陌,轻微:忽然看见飘落的杨花像紫色的小路一样。轻,形容杨花飘舞之微。
忽有薰风吹我衣:忽然闻到薰香吹拂过来。薰,一种香草。
赏析:
这首词写惜春、伤春之情,表现了对青春消逝和美好时光流逝的无限感慨。全词以“送春”为题,通过描写暮春时节庭院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易逝、好景难再的伤感之情。
开头两句,“寂寞锁罗帏”,点明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是室内,她的心情是孤寂惆怅的。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但却是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愁看雕梁燕子飞”,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的孤独和忧伤,表现出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留恋。
“九十韶光今已尽,春归”,两句写出了时间的无情和春天的易逝,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青春也已经过去。这种情感表达既直率又深沉,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接着两句,“一望庭前花影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然而,这美好的景色并不能让主人公感到满足或快乐,反而更加衬托出她的孤寂和忧伤。这两句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往往在美好的事物面前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
“皓魄自生辉,万籁无声烟雾迷”,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照亮了整个院子,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融入了一片烟雾之中。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最后两句,“乍见杨花飘紫陌,轻微”,突然看见飘落的杨花像紫色的小路一样,轻轻摇曳。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飘落的杨花比作紫陌上的小路,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杨花飘舞的场景。然而,这样的美景却无法引起主人公的兴趣或愉悦感。相反,她被一种淡淡的忧伤所笼罩。这种情感表达既含蓄又深刻,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时节庭院景物变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消逝、美好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同时,它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审美价值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