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公遗迹在,古寺暮云封。
磴转苍苔合,岩回碧树重。
香台时下鸟,阴壑暗藏龙。
坐久心忘寂,沈沈听夜钟。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远公遗迹在,古寺暮云封”两句,写诗人到访的宿云栖庵,是慧理禅师的道场。

首联写宿云栖寺的自然环境:“远公遗迹在,古寺暮云封”,点出宿云栖寺的历史渊源,说明作者对古寺的景仰之情。“远公”,指慧理禅师,他曾经住持此寺,后人称为“古寺”。这里,“古寺”和“远公”连用,表明了宿云栖寺的悠久历史和深远影响。“暮云封”三字,既写出了山寺傍晚时分云雾缭绕、幽深莫测的景色,又烘托出宿云栖寺的清幽与神秘。

颔联“磴转苍苔合,岩回碧树重”,描写了寺中曲折幽深的山路和参天古木。“磴转”,是指山路弯曲;“苍苔”,指山上的青苔;“岩回”,是指山峰环绕;“碧树”,指郁郁葱葱的大树,这四句诗写出了宿云栖寺山道蜿蜒、林木茂密的迷人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寺中僧人修道生活的环境与氛围。

颈联“香台时下鸟,阴壑暗藏龙”,描写的是寺内的景物。“香台”,是佛教徒焚化舍利(佛骨)的地方。“阴壑”,是山谷或深邃的洞穴。这两句诗描绘出寺中有一座香台,每当日落时分,常有飞鸟栖息于其上;而当夜幕降临,山谷深处又有一道道瀑布飞泻而出,宛如一条条蛟龙潜藏其中。这两句话既写出了寺内环境的优美,也表现了作者对宿云栖寺景色的喜爱之情。

尾联“坐久心忘寂,沈沈听夜钟”,描写了作者在寺院里静坐冥想的感受。“坐久”,意即长时间地坐着;“心忘寂”三字,则表示在长时间的冥思中,作者的心灵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忘却了外界的一切烦恼和喧嚣。然而,尽管作者此时心境宁静、超脱,但当夜深人静之时,那悠扬悦耳的钟声却依然在耳边响起。这不禁引起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世间一切荣辱得失、功名利禄都是过眼烟云,唯有内心保持平和、淡泊名利才是人生真正的境界啊。

【答案】

宿云栖庵

远公遗迹在,古寺暮云封。

磴转苍苔合,岩回碧树重。

香台时下鸟,阴壑暗藏龙。

沈沈听夜钟。(注释:宿云栖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灵隐路,是著名的古刹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