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三闾祠
诗句解析:
-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 描述的是诗人站在高处远望的景象。”平远江山”指的是宽阔平坦的山川景色,”极目回”意味着视野开阔,可以回看。”古祠漠漠背城开”则描绘出祠堂在远处山峦的掩护下显得孤寂而遥远,好像它背对着城市的喧嚣。
-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哲理性的认识,即尽管世人可能不会理解或接纳你,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和嫉妒心。”无知己”可能指世态炎凉,无人真心相待;”庸人不忌才”则是对那些平庸之人缺乏识人之明的讽刺。
-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被贬放逐的无奈与悲愤,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楚国人民深厚的感情。”放逐”指的是因政治原因被流放;”亡国恨”可能是指国家遭遇不幸或灭亡的痛苦;”岁时犹动楚人哀”说明即使在节日里,楚国人民的悲伤情绪也不会消散。
-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 描述了湘江、沅水两岸常年翠绿的景象,并想象着自己如屈原般的魂魄在这片山水间自由穿梭。这里的”湘兰沅芷”指的是湖南一带的兰花、菖蒲等植物,常用来比喻贤士。
译文
在宽广平坦的山川中远眺,古老的祠堂在远方山色之中孤独地展开。不要嫌弃世上没有理解你的知己,没有人是天生就会欣赏才华的庸人。被放逐时是否愿意放弃国家的仇恨?即使是佳节之时也能感受到楚国百姓的悲哀。湘江、沅水的岸边总是郁郁葱葱,仿佛能看见屈原的魂魄在这山水间自由穿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三闾祠的描绘和对其背后历史人物屈原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广阔的胸怀。通过对比古祠与现代的冷漠,表达了对世情的感慨以及对人才被忽视的不平。诗中的”湘兰沅芷年年绿”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隐含了诗人对屈原人格的敬仰。最后两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既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也体现了他个人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