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洗长空净,西郊日又西。
云光天外落,山色马头低。
古增红泥塔,柴扉白石溪。
无须寻栗里,长此结茅栖。

【译文】

雨后西山景色格外清新,

雨涤长空山色分外明净。

天边晚霞映照,云影飘落,

西山的山色低伏在马头山下。

古老的红泥塔矗立在山间,

柴门掩关,白石溪流悠悠。

无须再寻觅那栗里古寺,

便在这里结茅而居,安居乐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中“雨洗长空净,西郊日又西。云光天外落,山色马头低”四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观察雨后的西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雨洗长空净,西郊日又西。”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西山景色,雨洗涤过的天空显得格外清朗,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大地。这两句诗既展现了雨后西山的独特魅力,也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颔联“云光天外落,山色马头低。”则进一步描绘了西山的壮丽景色。天空中的云彩仿佛从天外落下,山峦的轮廓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低矮。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西山的自然风貌,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叹之情。

颈联“古增红泥塔,柴扉白石溪。”则转向了西山上的人文景观。诗人看到了古老的红泥塔静静地伫立在山间,而柴门掩关,白石溪流悠悠。这些细节描绘了西山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建筑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尾联“无须寻栗里,长此结茅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他认为,既然已经找到了这样的美景,就无需再去寻觅其他的地方,不如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两句诗既是对前文景物的赞美,也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让人深思,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