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直欲撼天河,水入江心九派多。
一夜扁舟落何处,万重山翠万重波。
【注释】
鄱阳:今江西省南昌市。
撼:摇动、震动。
扁舟:小船。
翠:青绿色,多指青山绿水。
【赏析】
首联写行船迅速,直逼九江。“一昼夜”,言其快;“四百余里”,言其远。一个“至”字,道尽了诗人的兴奋心情和豪迈气度,也写出了旅途的艰难险阻,更显出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
颔联写舟行之速。“西风直欲撼天河”,是说西风吹来,仿佛要摇动天河。“撼”是摇动的意思,“天河”指银河,此句用典,暗指长江的浩大。这两句是写江行所见。“九派多”,是说江水入长江处分出许多支流,汇成江河。“九派”原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中的话,这里借用,既表明诗人所乘之舟已接近长江入海口,又暗示诗人此行的目的所在。此句与上一句互为表里,一写近景,一写远景,相得益彰。
颈联写夜行舟泊之所在。“一夜扁舟落何处?”诗人问自己一夜行了多少路。“扁舟”,小舟。“落”,停泊。“何处”,哪里。诗人自问,自答,表现了他急于想找到自己的目的地的心情。“万重山翠万重波”,“翠”字形容山色青绿,“波”字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形象地描绘出江面景色的美丽。“万重”是极言其多、其深。这两句是写江行所见。此二句以问答形式出现,一问一答之间,既写出了诗人急于寻宿的心情,又表现出江行之快。
尾联写舟泊之处。“一夜扁舟落何处?万重山翠万重波。”诗人问自己一夜行了多少路。“扁舟”,小舟。“落”,停泊。“翠”,青绿色,形容山色青绿;“波”,波光粼粼的水面。“山”字,点明舟已停靠,但舟人并未上岸歇息,因为舟人知道前面还有一段漫长的旅程在等着他们。“万重”是极言其多、其深。此二句是写江行所见。诗人通过描写江行所见,表达了自己急切求宿的心情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态度。此诗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