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时向午,伫立依荆扉。
客至鸟声乱,风生凉气微。
泄云含夏木,疏雨带晴晖。
且复倾茶碗,幽襟自不违。

空山

空山时向午,

伫立依荆扉。

客至鸟声乱,

风生凉气微。

泄云含夏木,

疏雨带晴晖。

且复倾茶碗,

幽襟自不违。

注释:
空山: 空空的山,指人迹罕至之处。
时向午: 正当中午时分。
伫立: 长时间站立。
依荆扉: 倚靠着简陋的篱笆门。
客至: 客人来访。
鸟声乱: 鸟儿鸣叫声杂乱无章。
风生凉气: 风吹起凉爽的气息。
泄云: 散开云彩。
含夏木: 覆盖着夏日树木。
疏雨: 稀疏的雨点。
晴晖: 晴朗的阳光。
且复: 暂且。
倾茶碗: 倒茶喝。
幽襟自不违: 心中悠然自在,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静谧而幽深的山林中独自欣赏自然美景的情境。首句“空山时向午”点明了时间的午后,暗示这是一段宁静而又悠长的下午时光。诗人选择在这样的时刻,站在简陋的篱笆门前,静静地欣赏四周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心境。

二、三两句,“客至鸟声乱,风生凉气微”,描述了诗人突然被客人的到来打破平静,打破了原本的宁静,但随后风带来了一丝凉爽,使得诗人感到心旷神怡。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接下来四、五句,“泄云含夏木,疏雨带晴晖”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自然风景。这里的“泄云”和“含夏木”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和树木,给人一种清新而舒适的感觉。同时,“疏雨带晴晖”则表达了雨水虽然稀少却依然能够带来阳光,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最后两句,“且复倾茶碗,幽襟自不违”,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通过“且复”一词,表达了他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尽管外界有客人的到来,但他的心仍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这份宁静和美好。这里的“幽襟自不违”意味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如此宽广和宁静,以至于他能够完全接纳外界的一切变化,保持自己的本心不变。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它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水美景的诗篇,更是一曲颂扬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