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浅声如泻,人行逐影流。
歇鞍休病马,掬水戏浮鸥。
野渡横西岸,江关截上游。
莫言乡国远,襟带在扁舟。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和语言表达简明流畅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诗句,然后结合选项进行比对分析,作出判断。解答此题要结合注释及关键词来理解诗意。
“滩浅声如泻,人行逐影流。” 点出渡口的地理位置:沅水入洞庭的河口一带。“滩浅”是说水流平缓。“声如泻”是指水声像瀑布一样直落下来,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奔腾汹涌之势。“人行逐影流”意思是说人在江边行走,只能看到自己的倒影随水流动;这里的“人影”“水影”,既突出了江岸之高,又表现了水流之急。
“歇鞍休病马,掬水戏浮鸥。” 诗人在江边歇下鞍子,让马休息,自己则去捉水里的鱼,与水中的鸥鸟玩耍。这两句诗写出了一幅闲适自在的生活画面。
“野渡横西岸,江关截上游。” 描绘了一幅宽阔的自然景象:一条宽阔的水道横卧在岸边,江面上有一座关卡把江流拦腰截断,挡住了江水的去路。
“莫言乡国远,襟带在扁舟。” 抒发了诗人的乡愁之情。诗人以“扁舟”比喻自己的小船,用“襟带”指代家乡,说明只要心中有家国,即使身在异地,也可以感受到家国的情怀。
【答案】
①滩浅声如泻,人行逐影流。②歇鞍休病马,掬水戏浮鸥。③野渡横西岸,江关截上游。④莫言乡国远,襟带在扁舟。赏析:
首联写景。“滩浅声如泻,人行逐影流。”这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诗人站在沅水岸边,只见滩头河水奔涌,溅起一片片白色的浪花。诗人站在岸边,看着那飞溅的水花,听着那激越的声音,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眼前的景象也确实让人心旷神怡。诗人还特意写了一个“人”字,将人和流水、山影联系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颔联写情。“歇鞍休病马,掬水戏浮鸥。”诗人来到江边,见江中有一群白鹭在嬉戏。他停下马缰,坐在一块大石上,取出弓箭,准备射那群白鹭。可是,当他拉弓瞄准时,忽然发现白鹭们在水中游动的身影随着水波摇曳生姿,好像在向诗人招手致意呢!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忘记了疲劳和饥饿,只顾着在那里欣赏风景了。
颈联写景。“野渡横西岸,江关截上游”。诗人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座宽阔的江边。只见远处有一个小村庄坐落在江边,炊烟袅袅升起,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而在这之前,诗人一直担心前方的关卡会阻挡住去路。现在看到这个村庄,他才放下心来。
尾联抒情。“莫言乡国远,襟带在扁舟。”诗人回到船上,望着眼前美丽的江南景色,不禁感叹道:“虽然我身处远方,但我的心却永远与家乡相连!”这里,诗人以“扁舟”比喻自己的小船,用“襟带”指代家乡,说明只要心中有家国,即使身在异地,也可以感受到家国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