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苍生起,苍生望竟虚。
未谙桑孔术,空上贾晁书。
人重白头豕,余怜赪尾鱼。
无田归亦得,频问故山庐。

【注释】

  1. 苍生:老百姓。
  2. 苍生望竟虚:老百姓的希望最终落空了。
  3. 桑孔术:古代传说中黄帝与大挠共同研究出算数,黄帝教大挠作甲子(一种历法),大挠作了三十篇,后人称之为《桑林经》。
  4. 贾晁书:即《太玄经》,由东汉贾谊作,是道家哲学著作,用玄象来阐述宇宙万物的道理,认为天地万物皆由“玄”所生,“玄”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万物变化的动力。
  5. 人重白头豕:比喻那些不学无术的人。
  6. 余怜赪尾鱼:比喻自己像一条被宰杀的鱼一样可怜。
  7. 无田归亦得:即使没有田地也无所谓。
  8. 故山庐:家乡的茅屋。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题其所著《旅怀》一诗。这首诗以苍生的希望落空为题旨,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慨之情。
    首句“谁为苍生起”,诗人直呼苍生,意在强调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然而,苍生的愿望却如水中月、镜中花,虚幻不实,令人失望。诗人对此深感痛心,同时也表达了对苍生的深深同情和关切。
    第二句“苍生望竟虚”,进一步揭示了苍生希望落空的原因。苍生们渴望得到实惠,却往往被奸诈小人欺骗,最终一无所有。这种现实让诗人感到无奈和愤怒。
    第三句“未谙桑孔术”,诗人感叹自己尚未真正领悟到治国安民的真谛。虽然自己曾经努力学习过,但是仍然感到力不从心。这种内心的挣扎和无奈让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为国家效力的信念。
    第四句“空上贾晁书”,诗人批评那些只会纸上谈兵而不知实际行动的人。这些人只会空谈理论,却没有真正的实践经验和智慧。这种讽刺和批判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和无情。
    第五句“人重白头豕”,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那些不学无术的人。他们虽然外表看起来威严庄重,但实际上却是一群毫无用处的废物。这种讽刺和批评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不公和虚伪。
    第六句“余怜赪尾鱼”,诗人则以自身为例,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他像一条被宰杀的鱼一样被命运捉弄,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这种坚韧和勇敢让读者更加敬佩他的人格魅力。
    最后一句“无田归亦得”表明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他并不追求这些世俗的东西,而是更加看重精神自由和道德修养。这种淡泊名利的心态让读者更加尊敬他的高洁品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感受,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坚守。它既有对苍生的深切同情也有对奸佞小人的强烈谴责,既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淡然处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