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仁寺里双古松,霜皮铁干蟠半空。
枝柯纷樛宛成盖,盛夏凛烈生长风。
我来冲暑憩松下,鸣涛谡谡骄阳中。
禅堂深窅梵诵歇,一声两声花外钟。
閟殿载瞻般若像,巧制不与寻常同。
庄严璎珞肉相好,僧言窑变非人工。
更有佛画惜未见,蛛丝烟炱尘久封。
虚廊窈窕暮烟合,西山一点青蒙蒙。
吾乡亦有佳山水,朅来踪迹惭飘蓬。
素衣尽缁面目槁,不如归去聊从容。
林屋幽邃甲天下,芒屦一双支孤筇。
银床石室许相访,穷探或与灵威逢。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慈仁寺里双古松,霜皮铁干蟠半空。”
  • 注释:慈仁寺里有两棵古老的松树,它们的树干如同铁一样坚固,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霜。
  • 赏析:开篇点明了地点和主体,通过对比“霜皮铁干”与“盛夏凛烈生长风”,描绘出松树的坚韧不拔和岁月的痕迹,为整首诗定下了沉稳古朴的风格。
  1. “枝柯纷樛宛成盖,盛夏凛烈生长风。”
  • 注释:树枝交错盘旋,宛如一顶伞盖,在盛夏中迎风挺立。
  • 赏析: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松树的姿态和气势,展现了松树不畏风雨、傲然挺立的特性。
  1. “我来冲暑憩松下,鸣涛谡谡骄阳中。”
  • 注释:我来到这里躲避炎热,坐在松下休息。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在酷热天气中寻找避暑之地的心情,以及松树下清凉舒适的感觉。
  1. “禅堂深窅梵诵歇,一声两声花外钟。”
  • 注释:禅堂深邃幽静,梵音停止。远处传来了悠扬的钟声。
  • 赏析:这句描绘了禅堂内宁静的氛围和远处钟声的回响,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1. “閟殿载瞻般若像,巧制不与寻常同。”
  • 注释:大殿上供奉着般若佛像,工艺精巧独特。
  • 赏析:这句赞美了佛像的精美和与众不同,体现了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1. “庄严璎珞肉相好,僧言窑变非人工。”
  • 注释:佛衣上装饰着各种珠宝,展现出佛陀的慈悲与智慧。
  • 赏析:这句反映了佛教艺术中的装饰美,以及人们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1. “更有佛画惜未见,蛛丝烟炱尘久封。”
  • 注释:还有很多珍贵的佛画,可惜未曾见过。它们被蛛丝和烟炱覆盖,尘埃已久。
  •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珍贵文物的保护意识以及对历史传承的珍视之情。
  1. “虚廊窈窕暮烟合,西山一点青蒙蒙。”
  • 注释:空寂的走廊在暮色中显得朦胧,远处的山峰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 赏析:这句描绘了寺庙内部环境的幽静与外界景观的朦胧,营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1. “吾乡亦有佳山水,朅来踪迹惭飘蓬。”
  • 注释:家乡也有美丽的山水,但我现在四处漂泊,感到羞愧。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1. “素衣尽缁面目槁,不如归去聊从容。”
  • 注释:身着素净衣裳的僧人,面容却显得憔悴。与其这样,不如回家去享受片刻的安宁。
  •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自己身份的反思。
  1. “林屋幽邃甲天下,芒屦一双支孤筇。”
  • 注释:林间的房屋十分幽静,只有一双芒鞋支撑着我的独行。
  • 赏析:这句描绘了山林中的独特景致和诗人孤独行走的形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憧憬。
  1. “银床石室许相访,穷探或与灵威逢。”
  • 注释:或许有一天我能在银床上的石室中与你相见,那时我们一同探索那些未知的秘密。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探险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