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瀑布飞晴雨,百尺长松拂暮烟。
欲上奇峰最高处,携诗一问泬寥天。
【注释】
题画:在诗的标题下写上所画的景物。
千寻瀑布:指瀑布高耸入云,有一千层的样子。
百尺长松:形容松树枝干高大。
拂:掠过;摩挲。
暮烟:傍晚的烟雾。
欲上奇峰最高处:想登上最高峰。
泬寥天:辽阔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山水画的题诗,描写了山间飞瀑、长松、云雾和高山的景象。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俯瞰着千尺飞瀑,百尺松林,遥望那薄雾弥漫、云海茫茫的山峰,心中涌起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题画》。
首句“千寻瀑布飞晴雨”,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瀑布的壮观景象。千寻,形容瀑布高耸入云;飞,则表现出瀑布的动态美。晴雨,既指阳光照射下的瀑布,也暗示了瀑布的水气蒙蒙,如同下雨一般。这一句通过对瀑布形象生动的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二句“百尺长松拂暮烟”,则是对长松的描述。百尺,形容松树高耸入云;拂,即摩挲,描绘出松枝随风摇曳的情景。暮烟,指傍晚时分的轻烟,与松树林相映成趣,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这一句通过描绘长松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第三句“欲上奇峰最高处”,表达了诗人想要攀登山峰的愿望。奇峰最高处,意味着山峰之巅,是人们向往的地方。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也展现了他对人生追求的一种执着精神。
第四句“携诗一问泬寥天”,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进行思考和感悟的表现。携带诗歌,向天空发问,象征着诗人与自然进行心灵的交流和对话。泬寥天,指辽阔的天空,也是自然的象征。这一句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提问和思索,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总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山水画卷,同时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