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落宁居士,长吟诗百篇。
未罹专制劫,终死共和年。
骂座狂堪掬,名山集未传。
头颅付黄祖,此意问谁怜。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磊落宁居士,长吟诗百篇”

  • 关键词:磊落、宁居士、长吟、诗百篇
  • 释义:诗人自称为“磊落”的宁居士,表示自己的性情开朗、不拘小节。他长期吟咏诗歌,创作了一百篇诗作。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的豪放和文学才华,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次句“未罹专制劫,终死共和年”

  • 关键词:专制、劫难、共和
  • 释义:在没有经历专制统治的劫难时,诗人就已离世,他的一生是在共和年间度过的。这表明诗人生前并未经历过政治上的动荡与迫害。
  • 赏析: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自由民主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政治变革的期待。

第三句“骂座狂堪掬,名山集未传”

  • 关键词:骂座、狂、名山集
  • 释义:诗人在公开场合大胆批评当权者,其言辞激烈如泉水般汹涌。尽管他有如此才华,但未能留下作品集流传后世。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诗人性格中的直率与耿直,以及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文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稳固,他们的才华可能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传承。

末句“头颅付黄祖,此意问谁怜”

  • 关键词:黄祖、头颅、怜
  • 释义:我宁愿被像黄祖这样的暴君处死,也不希望被平庸之人所害。我的灵魂将归去何处?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和同情我呢?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极端统治者的恐惧以及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诗人以生命的代价来警示世人,强调了反抗暴政的重要性。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公正和平等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遭遇和情感表达,深刻地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现实和政治氛围。诗人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个性鲜明的态度,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