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党人推司马,襄阳耆旧数庞公。
天门詄荡无崖岸,坐我光风霁月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元佑党人推司马”,意思是在元佑时期(公元1086年—1093年),司马光被贬为端明殿学士,出知陈州。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的人品、学识、治学精神深受后人的崇敬,因此,人们称他为“司马温公”(《宋史》)。“襄阳耆旧数庞公”,意思是说,襄阳有众多像庞公一样的贤能之人;“天门詄荡无崖岸,坐我光风霁月中。”意思是说,站在天门山,放眼望去,山峦起伏,无边无际,没有悬崖绝壁,就像坐在光明的风和晴朗的月里一样。这句是写诗人站在天门山的观景台上,看到天门的壮阔,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岸与神奇。
【答案】
译文:
在元佑时期,司马光被贬为端明殿学士,出知陈州。襄阳有众多像庞公一样的贤能之人。我站在天门山上,放眼望去,山峦起伏,无边无际,没有悬崖绝壁,就像坐在光明的风和晴朗的月里一样。赏析:
首联交代了怀人诗的创作背景。蔡元培先生于公元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而此时正是元佑年间。所以,此诗作于1917年春。蔡元培先生对元佑党人非常尊崇,他以司马光为榜样,认为司马光的人格、学识、治学精神都值得自己学习。
颔联是全诗的核心句,它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胸怀坦荡的豪迈情怀。天门山是湖北宜昌市境内的一座名山,主峰海拔1512米,为长江三峡的东段峡谷最窄处。天门山以其雄伟壮观著称,素有“天造地设之境”的美称。“襄”指襄阳,古时属于荆州管辖。“庞”即庞统,字士元,三国蜀汉著名谋臣。“襄阳耆旧”指的是襄阳地区有声望的老人或贤才。庞统曾隐居襄阳,故此处用“襄阳耆旧”来代指庞统。
颈联是写诗人登临天门山的感受。从字面上看,诗人仿佛是在说“站在天门山的观景台上,看到天门的壮阔,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岸与神奇”,但实际并非如此。诗人其实是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胸怀坦荡、志向远大的豪情壮志。
尾联是全诗点睛之笔。诗人站在天门山的观景台上,放眼望去,眼前是连绵起伏的山峦,看不到边际。再抬头一看,头顶是一片湛蓝的天空,阳光普照,万里无云。这是怎样的美景啊!诗人不禁感叹:“啊!站在天门山的观景台上,俯瞰眼前的壮丽景色和头顶的蓝天白云,我的心情是多么舒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