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油幕底客弹冠,博士留秦羡美官。
四野共知温树好,三秋那识井梧寒。
引绳可碍狂夫直,榜户常教冷眼看。
太息水平风忽险,更从何处觅任安。
居兰处鲍总相宜,台底频加十二棋。
金瓮不妨垣外耳,白云常染镜中丝。
同园忽长弹蕉竹,落釜应惭煮豆萁。
犹幸九渊龙喜睡,探珠回首纬萧时。

诗句解析:

  1. 感事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政治形势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2. 青油幕底客弹冠 - “青油幕”指官府,“弹冠”意为整理官服,准备离开官场。
  3. 博士留秦羡美官 - “博士”指古代学者或官员,“秦”可能是指秦国,这里暗指秦国的高位或荣耀,“羡美官”表示羡慕这样的职位。
  4. 四野共知温树好 - “四野”泛指四周的地方,“温树”指的是温和的树木,“好”在这里可能指生长得好或环境适宜。
  5. 三秋那识井梧寒 - “三秋”表示秋天三个月,“梧”是梧桐树,“寒”描述梧桐在秋天变冷后的样子。
  6. 引绳可碍狂夫直 - “引绳”比喻用绳子拉直物体,“狂夫”指性情豪放的人,“直”表示直率。
  7. 榜户常教冷眼看 - “榜户”可能是指有榜文的门户,“冷眼看”表示冷漠地看待。
  8. 太息水平风忽险 - “太息”是叹息的动作,“水平”指水的水平面,“风忽险”表示突然遇到危险的情况。
  9. 更从何处觅任安 - “更”表示再次,“任”可能指责任或使命,“安”表示安全或安定。
  10. 居兰处鲍总相宜 - “居兰”和“处鲍”都是指隐居生活,“总相宜”表示两者都很适合。
  11. 台底频加十二棋 - “台底”可能是说某个场所的底层,“频加”表示多次添加,“十二棋”可能是指某种棋类游戏。
  12. 金瓮不妨垣外耳 - “金瓮”可能是指装有金子的罐子,“垣外耳”表示只要不在围墙里面就行。
  13. 白云常染镜中丝 - 这里的“白云”可能是指云彩,而“镜中丝”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形容云彩在镜子中的形状像丝一样细长。
  14. 同园忽长弹蕉竹 - “同园”可能是指同一个地方或园林,“弹蕉竹”可能是指弹琴、吹箫等乐器演奏。
  15. 落釜应惭煮豆萁 - 这个句子有些晦涩,但可以理解为锅里煮豆时,豆萁(豆荚的根部)被烫了,感到惭愧。
  16. 犹幸九渊龙喜睡 - “九渊”可能代表很深的水潭,“龙喜睡”表示龙喜欢休息,这里可能是在说自己处于安逸的状态。
  17. 探珠回首纬萧时 - “探珠”比喻寻找宝藏,“纬萧时”可能是指随着秋风起舞。

译文:
我身处官场,如同穿着青色的外衣准备离去。我羡慕那些留在秦国享受荣华富贵的博士们。四周的人们都知道我们这些温和的树木生长得多么好。秋天的时候,我不禁想到那些被井边的梧桐树所吸引的情景。
我用绳子来纠正那些狂妄自大的人的行为,他们经常用冷眼旁观的态度对待我。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仿佛突然间遇到了危险。我不知道应该在哪里寻求一个可以安心工作的地方。
我宁愿选择隐居在兰花和泡菜之间。在官府的底层经常听到关于下棋的游戏。虽然外面的黄金瓮并不妨碍我在围墙外欣赏风景,但我还是希望能找到一处清净之地。
云朵常常在镜子中映出丝状的影子,就像我的心情一样复杂。我在一个花园里忽然听到了琴声和笛声交织,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日子。然而,我最终还是感到羞愧,因为我在煮豆时忘记了保护它。
幸运的是,我有一只龙在深潭里沉睡,它喜欢这样安静的时光。每当我沿着萧瑟的风回望过去的时候,我会想起那些美好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不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于现实困境的不满。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抉择,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