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拊膺长痛哭,不辞剪纸与招魂。
忽闻传箭追穷寇,困兽淩兢殊死斗。
赤峰明月踏营归,血腥裹甲三重透。
雕戈早晚镇高州,都尉连章苦慰留。
盼煞桄榔船上客,巫闾目断白云秋。
无端骤长邯郸虱,败盟毁约思蚕食。
白旄倏遍萨摩州,红帽如闻平秀吉。
水犀十万下三韩,列幕连营袖手看。
重英不动清人轴,一箭谁登广武坛。
将军怒马奔如电,提刀愿识罗浑面。
我今一死何重轻,不畏前驱惭后殿。
鸭江流水渌汪汪,六月炎蒸鸟不翔。
汗雨白沾铜面具,火云红映绿檀枪。
酋矛散漫难成列,虎气腾腾呼杀贼。
但使连衡共捣虚,定教执燧探龙穴。
八道花旗迤逦排,红衣炮劈两山开。
孤军已被重围合,不见沉舟项羽来。
森索妖星迷赤雾,睢阳齿碎天将暮。
红灯白酒贺兰营,曲误方矜公瑾顾。
诗句:
- 唯有拊膺长痛哭,不辞剪纸与招魂。
- 忽闻传箭追穷寇,困兽凌兢殊死斗。
- 赤峰明月踏营归,血腥裹甲三重透。
- 雕戈早晚镇高州,都尉连章苦慰留。
- 盼煞桄榔船上客,巫闾目断白云秋。
- 无端骤长邯郸虱,败盟毁约思蚕食。
- 白旄倏遍萨摩州,红帽如闻平秀吉。
- 水犀十万下三韩,列幕连营袖手看。
- 重英不动清人轴,一箭谁登广武坛。
- 将军怒马奔如电,提刀愿识罗浑面。
译文:
- 只有面对敌人,我才捶胸大哭,不吝惜使用各种手段,如剪纸和召唤鬼魂。
- 忽然听到敌人的箭如雨下,追赶我方的穷寇,我方的战士像困兽一样拼命战斗。
- 月光照耀着赤峰大地,我军的尸体满载而归,血染的盔甲有三层之多。
- 在不久的将来,我将挥舞雕戈,平定高州的叛乱,并恳请我的上司们能够给我留些余地。
- 期盼早日结束这场战争,就像盼望不到秋天的白云一样。
- 我突然想到了自己变成了一个邯郸的虱子,因为战败而被迫改变条约,甚至想要报复。
- 我的旗帜如同白色的旄牛,遍布日本的各个角落;我的部下如红色帽子的士兵,听闻平秀吉的名字就会欢欣鼓舞。
- 我指挥的水军有十万之众,他们分布在日本的三个地方,我方的军队可以从容地观看他们的动向。
- 我不动用清军的精锐部队,而是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冲锋陷阵,我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识别敌人的将领。
- 我决定亲自出征,像骏马一样勇猛地冲击敌人,如果我能杀死敌人中的一名士兵,我就愿意登上战场的最高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昂与斗志的作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出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胜利的渴望。诗中多次使用“长”字,表达了诗人对敌人的极度愤恨与强烈不满。例如,“唯有拊膺长痛哭,不辞剪纸与招魂。”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悲痛欲绝、无法抑制的情感。同时,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如“赤峰明月”、“水犀十万”、“列幕连营”等,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还增加了读者对场景的理解。
该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胡延作为一位爱国将领,其作品中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侵略者的强烈反抗。这种情绪贯穿于全诗,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悲壮和力量。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个人感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民族尊严的坚守。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英雄情怀的一种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