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晕重重闻楚歌,洞胸犹握鲁阳戈。
仲由缨结那惜死,国势不张将奈何。
从今狂寇逾三塞,海门不守长城坏。
蒿市终悬懦帅头,中原赢得逃兵在。
又见长编纪北盟,符离一溃误书生。
万金币去龟阴返,只恐忠魂恨不平。

【注释】

  1. 左将军:指李左车。
  2.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云彩。
  3. 鲁阳戈:用鲁阳铁柱为柄的盾牌,比喻坚守阵地的战士。
  4. 仲由:即孔丘弟子仲弓,字子贡。
  5. 缨结:指束在冠带上的丝巾。
  6. 那:那么。
  7. 狂寇:指北方的入侵者。
  8. 三塞:指长城防线。
  9. 蒿市:指边城市场。
  10. 长编:史书的一种体裁,用来记叙事实。
  11. 符离:地名,位于今安徽淮南一带。一溃:指失败。
  12. 龟阴:古代传说中乌龟能占卜未来,这里代指贤明之人。
  13. 恨不平:怨恨不公。

【赏析】
《左将军歌》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咏史诗。该诗通过对李左车和孔子的歌颂,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担忧,以及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一句“月晕重重闻楚歌,洞胸犹握鲁阳戈。”描绘了一幅战争的画面,月光下的战场上,楚国的号角声响起,士兵们紧握着鲁阳之戈,坚守阵地。这里的“月晕”象征战争的紧张气氛,而“楚歌”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通过这种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战争中英勇士兵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仲由缨结那惜死,国势不张将奈何。”则是对孔子弟子仲由(即孔丘弟子仲弓)的评价。他曾经为了坚守道义,不惜牺牲生命,但当国家面临危难时,他却无力回天。这里的“缨结”形容仲由忠诚的样子,而“那惜死”则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淡然和无畏。通过这一评价,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第三、四句“从今狂寇逾三塞,海门不守长城坏。”“从今”表示从现在开始,“狂寇”指北方的侵略者,“逾三塞”意味着越过长城防线。而“海门不守”则暗示了边疆的失守,“长城坏”则表示国家的防御力量已经削弱。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机的忧虑和无奈,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

第五、六句“蒿市终悬懦帅头,中原赢得逃兵在。”“蒿市”是指边城市场,“懦帅头”指懦弱无能的将领。而“中原赢得逃兵在”则表示中原地区已经失去了许多逃亡的士兵。这两句反映了边境的动荡和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逃避责任、丧失国土的人的谴责。

最后一句“又见长编纪北盟,符离一溃误书生。”中的“长编”指的是史书,而“符离”则是指今天的安徽省淮南市。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又有人在史书中记载着北方的征战和盟约,而当符离一战败退时,却误认为书生们只是书生而已。这里的“误书生”暗含了讽刺意味,批评了那些只会纸上谈兵、不注重实际行动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担忧,以及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它也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逃避责任者的谴责。这种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是这首诗的重要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