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韊服藏州库,神光丙夜连句注。碧血模糊赤雁翎,弯弧想见飞虻怒。
此地犹来重名节,宵筵铜斗飞冤雪。殉夫昔有代妃贤,殉国今见夫人烈。
殉夫之笄名不磨,射贼之箭终不灭。吁嗟乎,箭头不过三寸铁。

【注释】宁武:指唐宣宗时的名将郭子仪。刘夫人:指郭子仪的夫人马氏。韊(wěi)服:指马氏所穿的战袍。藏州库:指马氏战袍保存于某州库中。神光:指马氏战袍上的神彩。丙夜:即丙辰之夜,古代用干支记日。连句注:即连云山,在今山西大同市北。碧血:指战死时溅出的血。模糊:模糊不清。赤雁翎:即红羽箭翎,因雁鸟的羽毛呈红色而得名。弯弧:弓形如弧。想见:想象能看见。飞虻:即苍蝇,这里借代被射中的人。冤雪:冤枉得以昭雪。重名节:重视名节。宵筵:夜晚设宴。铜斗:指铜制的酒器。飞冤雪:指冤案得雪。代妃贤:指前朝代王的妃子贤良淑德。殉国:为国家而死。今见夫人烈:如今仍见到她的忠诚烈义。殉夫之笄(ji)名不磨:殉夫之笄,指代妇人头上插有簪子的发髻。名不磨,意谓名声不会磨灭。射贼之箭终不灭:指射贼之箭虽已射出,但箭矢并未完全熄灭。箭头不过三寸铁:意为箭头虽然只有三寸长,却依然锋利。

【赏析】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是诗人对唐代名将郭子仪夫人马氏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她生前忠诚烈义的敬仰之情。全诗共八句四联,依次描述了马氏的生平事迹、英勇形象以及死后的名誉传承。第一联描绘了马氏生前的威武形象;第二联赞美了她生前的忠诚精神;第三联赞扬了她的勇敢行为;第四联则表达了对马氏身后声誉的认可和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又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