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西上秋色徂,道长日短愁仆夫。
七十二滩不可逾,负重难为辕下驹。
翠云十斛岩玉瘦,黄叶一亩霜林腴。
涧中石出水生骨,岭上草凋山脱肤。
溪童泼剌健似犊,往来负水能疾趋。
我独何为行在涂,天寒不归对妻孥。
白醪一尊作重九,冯辕手撷红茱萸。
侧身西望长嗟吁,闲吟莫待清景逋。

【注释】:

井陉西上秋色徂,道长日短愁仆夫。——井陉在河北省西部,是一条险峻的山路。

七十二滩不可逾,负重难为辕下驹。——指过此路有七十多处急流险滩,无法渡过。

翠云十斛岩玉瘦,黄叶一亩霜林腴。——形容山间树木因霜降变得苍老而富有生机。

涧中石出水生骨,岭上草凋山脱肤。——形容山间溪流和石头的形态和颜色。

溪童泼剌健似犊,往来负水能疾趋。——形容小溪边的孩子们活泼快乐的样子。

我独何为行在涂,天寒不归对妻孥。——感叹自己独自在外漂泊,没有亲人陪伴。

白醪一尊作重九,冯辕手撷红茱萸。——以白醪酒代替家人团聚庆祝重阳节。

侧身西望长嗟吁,闲吟莫待清景逋。——在西望的路上感叹自己的孤独,不要等待美好的时光逝去。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描写了作者在深秋时节独自行走在井陉山路上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情况。

首联“井陉西上秋色徂,道长日短愁仆夫。”描绘了深秋季节,井陉山路上景色凄迷、路途艰辛的景象。诗人用“秋色”来渲染环境的气氛,用“道长日短”来形容时间的流逝,用“愁仆夫”来表达自己的忧虑和疲惫。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异地、孤苦无依的感慨。

颔联“七十二滩不可逾,负重难为辕下驹。”进一步描述了旅途中的艰险,以及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诗人用“不可逾”来形容途中的艰难险阻,用“负重难为辕下驹”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困境的无奈和对前途的担忧。

颈联“翠云十斛岩玉瘦,黄叶一亩霜林腴。”则通过色彩的变化来描绘山林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人用“翠云”、“岩玉”来形容岩石的颜色,用“黄叶”、“霜林”来形容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命的感慨。

尾联“溪童泼剌健似犊,往来负水能疾趋。”则通过孩童的形象来展现生活的活力和快乐。诗人用“泼剌健似犊”来形容孩童的活泼可爱,用“往来负水能疾趋”来形容他们勤劳能干。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诗末“我独何为行在涂,天寒不归对妻孥。”则通过自己的内心独白来抒发情感。诗人用“行在涂”来形容自己在旅途中的状态,用“天寒不归”来形容自己不能回家的原因,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家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情况。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心声和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