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单殊。惟船编字水与信,大川赍涉皆通涂。亦有泽国用龙节,法三代意摹为图。
诏文纪年玺加后,四角灿烂花盘纡。例非大僚概勿给,郑重想见高皇谟。
是年始命棣节制,王气已隐钟燕都。兵兴渡江不用楫,宣召可有金符无。
然其立法自详审,倡乱远先防驿夫。后来趋便易勘合,此符弃竟同关繻。
祖宗良法玩不守,中使四出周防疏。无何濒海置市舶,倭寇扰遂连三吴。
楼船峨峨指吕宋,矿采万里挠师徒。尔时徵调遍天下,符纵复造难供儒。
乃知经国首除弊,方幅凛此尺一书。只愁岁久弊还作,盗取翻笑侯生迂。
摩挲黄麻三叹息,有人智出符之余。
【注释】
双单殊:指船符的图案。大川赍涉皆通涂:大江大河,舟行畅通无阻。泽国:指水网密布的地区。龙节:古代帝王出行时所持的一种象征皇帝权威的玉制或金制仪仗,这里泛指帝王之令。法:效法。意:意图。摹:摹仿。为图:制作成图。诏文纪年玺:指诏书上刻有皇帝御用的印章。加:盖在上面。后:指皇后。四角:指船符上的四个边角。灿烂:光彩耀眼。花盘纡:花纹盘旋曲折。例:常规。大僚:高级官员。概:一概。勿给:不给。郑重:庄重严肃。想见:可知。谟:谋略、计划。是年始命棣节制:这年(洪武元年)开始命令李棣节制各地。王气已隐钟燕都:指明朝的王气已转移到了北京附近地区。兵兴:指战争发生。渡江不用楫:渡江时不使用桨。宣召:皇帝召唤。可有金符无:可以有金印而无凭证。然:然而。立法自详审:立法时非常慎重。倡乱远先防驿夫:预防叛乱要先防范驿站中的差役。后来趋便易勘合:后来方便就轻易地开具证明文件。此符弃竟同关繻:这种符信被废弃了,最后和过关凭证一样无用。祖宗良法玩不守:祖宗留下的好政策被忽视而不遵守。中使:宦官。周防疏:周密地防范。临海置市舶:在沿海地区设置市舶司。倭寇扰遂连三吴:倭寇骚扰,一直波及到浙江、福建一带。楼船峨峨指吕宋:指郑和下西洋时的船只高耸入云,指代郑和。矿采万里挠师徒:开采矿产,劳师动众,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尔时征调遍天下:当时征调遍及全国各地。符纵复造难供儒:法令虽然颁布,但难以执行。方幅:方圆之地,即全国范围。尺一书:《汉书·武帝纪》“汉家自有制度”一句,后人引申为“尺一之书”,意为皇帝的诏书。只愁岁久弊还作:只是担心时间久了弊端仍然存在。盗取翻笑侯生迂:如果盗贼猖獗,反而会嘲笑那些拘泥于古礼的人太迂腐。摩挲:抚摩。黄麻:黄色的纸。三叹息;多次叹息。有人智出符之余:有的人智慧超过了船符。
【赏析】
诗写明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制定船符制度以加强海上交通管理的故事。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加强对海禁的控制,决定用船符来管理沿海的渔民,以防止他们进行走私活动。他下令制造了一种具有防伪作用的船符,并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和办法,对出海的船只进行管理。
第一句“双单殊”指的是船符的图案。第二句“惟船编字水与信”。船符的图案由两条直线组成,中间有一个圆形的标志,上面刻着数字。这就是船符的主要特征。第三句“大川赍涉皆通涂”。“赍”是携带的意思,“涉”是指通过河流。船符可以通行所有的河流,这是它的一个重要功能。第四句“亦有泽国用龙节”,“龙节”是一种帝王的象征,通常由皇帝亲自颁发给有功之臣,以示褒奖和赏赐。这里的“泽国”指的是水乡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江南地区。这些地方的水系丰富,有很多湖泊和运河,因此需要使用船符来管理船只的进出。第五句“法三代意摹为图”。“法”是模仿的意思,“意”是意愿,“摹”是指绘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船符的设计借鉴了古代三代时期的理念,并且进行了模仿和绘制。第六句“诏文纪年玺加后”,“诏文”是皇帝的命令文书,“纪年”是指记录年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的诏书上盖有印章,上面记录着年份。第七句“四角灿烂花盘纡”,船符的边缘是四条边,每条边都有四个角,整个船符的形状就像一朵盛开的花,中间的花纹盘旋交错,非常漂亮。第八句“例非大僚概勿给”,这里的“例”是指常规,“大僚”是高级官员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高级官员才有资格使用船符,其他人都不能使用。第九句“郑重想见高皇谟”,这里的“高皇”是指朱元璋,“谟”是指谋略、计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朱元璋的谨慎和深思熟虑让人感到他的谋略非常高明。第十句“是年始命棣节制”,“是年”是指这一年,“始”是开始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这一年,朱元璋开始命令李棣节制各地。第十一句“王气已隐钟燕都”,“王气”是指皇权的气息,“钟燕都”是指北京附近地区的简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北京附近地区的皇权气息已经消失了。第十二句“兵兴渡江不用楫”,“兵”是指战争,“楫”是指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战争发生时,人们不再需要桨来划船过江。第十三句“宣召可有金符无”,“宣召”是指皇帝召唤的意思,“无”是指没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可以在没有凭证的情况下被宣召去执行任务。第十四句“然其立法自详审”,“然”是转折的意思,“详审”是指详细审查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朱元璋制定了详细的法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非常谨慎和慎重。第十五句“倡乱远先防驿夫”,“倡乱”是指挑起叛乱,“远先”是指提前预防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了防止叛乱的发生,朱元璋提前预防了驿站中的差役。第十六句“后来趋便易勘合”,“后来”是指后来的情况,“易勘合”是指容易开具证明文件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后来方便就轻易地开具证明文件。第十七句“此符弃竟同关繻”,“关繻”是指过关凭证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种符信被废弃了,最后和过关凭证一样无用。第十八句“祖宗良法玩不守”,“祖宗”是指祖先,“良法”是指好的法律、规章制度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祖先留下的好政策被忽视而不遵守。第十九句“中使四出周防疏”,“中使”是指宦官的意思,“周防疏”是指周密地防范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宦官到处巡视,确保安全。第二十句“无何濒海置市舶”,“无何”是指不久之后的意思,“濒海”是指靠近海边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久之后在沿海地区设置了市舶司。第二十一句“倭寇扰遂连三吴”,“倭”是指日本海盗,“三吴”是指今天的江苏、浙江和上海一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倭寇骚扰,一直波及到浙江、福建一带。第二十二句“楼船峨峨指吕宋”,“楼船”是指大型的帆船,“指吕宋”是指指向菲律宾群岛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郑和乘坐着高大的船在海上航行,目标就是指向菲律宾群岛。第二十三句“矿采万里挠师徒”,“矿采”是指开采矿产的意思,“挠”是指劳师动众,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意思。第二十四句“尔时征调遍天下”,“尔时”是指那个时候的意思,“遍天下”是指遍布全国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时征调遍及全国各地。第二十五句“符纵复造难供儒”,“符纵”是指法令,“儒”是指儒家学者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法令虽然颁布,但是难以执行。第二十六句“方幅:方圆之地”,“方幅”是指方圆之地,即国家的范围。第二十七句“尺一书:《汉书·武帝纪》‘汉家自有制度’一句,后人引申为‘尺一之书’,意为皇帝的诏书。”这句话引用了《汉书·武帝纪》中“汉家自有制度”一句,意思是皇帝的诏书就像是一本书,每一寸都是珍贵的。第二十八句“只愁岁久弊还作”,“只愁”是指担忧的意思,“弊还作”是指弊端再次出现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担心时间长了弊端仍然会出现。第二十九句“盗取翻笑侯生迂”,“盗取”是指偷窃的意思,“侯生迂”是指孔子的学生颜回的名号,因为他总是遵循礼节而被人嘲笑,所以被称为迂夫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偷窃了船符并把它当作凭证的话,那么就会被视为迂腐的行为而被嘲笑。第三十句“摩挲黄麻三叹息”,这里的“黄麻”是指在船上使用的黄色纸张。第三十一句“有人智出符之余”,这里的“余”是一个虚词,意思是剩余的部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有人的智慧超越了船符的剩余部分,也就是说有人的智慧超越了船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