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龙象足师资,世外论交喜可知。
最忆焦山借庵老,荒年忍饿坐谈诗。

【注释】

满堂:指宾客众多。龙象:指佛教中的护法诸天,这里借指高僧或大师。师资:佛门称师徒传授道法为“师资相传”。世外:指尘世之外、超脱尘世。论交:交游、结交朋友。最忆:最怀念、最难忘。焦山:在今江苏句容西南。借庵:向僧人借宿。忍饿:忍受饥饿。坐谈诗:坐下来谈论作诗的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江宁时所作,反映了他在退隐后的闲适生活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丽恬淡。

首联“满堂龙象足师资,世外论交喜可知”,意思是说,现在寺庙中供奉着许多龙王、象王等佛像,作为僧人的师傅,真是不胜荣幸。我在这里可以远离尘世的纷扰,结交一些知己朋友,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也流露出他对这种宗教生活的向往。

颔联“最忆焦山借庵老,荒年忍饿坐谈诗”,意思是说,我最怀念的是去焦山时住在一个和尚庵里的日子。那时候,我们虽然忍饥挨饿,但仍然能够坐下来谈论作诗的事情。这里的“庵”,是指寺庙里的僧房或僧舍;“老”,是年长的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依然保持一颗平静心态的高尚品质。

尾联“寄书应见草堂无,扫石提壶到白苹”,意思是说,如果有机会写信的话,应该告诉草堂没有客人来打扰,我会拿着扫帚打扫石阶,提着酒壶去拜访你们。这里“应”是表示推测的语气词,意为“大概”“或许”;“草堂”,指诗人自己的住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岁月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依然保持一颗平静心态的崇高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