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来青历历,七十二峰巅。
骇浪鱼先拜,惊雷鸟已颠。
水声摇短梦,风色眯长年。
昨夜前山雨,茫茫笠泽烟。
五鼓自伍浦渡湖至东山【注释】:五鼓,指天将明时;伍浦,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县南;东山,山名,在吴兴县(今浙江长兴县)境内。这首诗描写诗人早晨从伍浦渡湖到东山的经过和沿途景物。首句写天将亮时,诗人已从陆路来到东山。次句写从山上俯瞰,只见那连绵起伏的群峰,如一幅青翠欲滴的画卷。第三句写山中奇险之处,鱼因惧怕而拜倒。第四句写惊涛骇浪,鸟因恐惧而翻腾。五、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风浪的猛烈,水声与梦境交错,使诗人感到恍恍惚惚。最后两句写昨夜东山上的一场大雨,使得茫茫烟雨笼罩着整个泽国。
七十二峰巅
【注释】:七十二峰,泛指东山的群山。巅,山的最高处。全诗首二句写诗人晨起登山所见,三、四句写山中所见奇景。五、六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风浪的汹涌。末二句写昨夜东山上的一场大雨。
骇浪鱼先拜
【注释】:骇浪,波涛汹涌。鱼,指水中的游鱼。拜,叩首,表示敬意。全诗三、四句写山中所见奇景。五、六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风浪的汹涌,使鱼为惧而向上游。
惊雷鸟已颠
【注释】:惊雷,指雷声。鸟,指山中的飞禽。已颠,指已经受惊失措。全诗五、六两句写山中所见奇景。七、八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风浪的汹涌,使鸟为惧而四处逃窜。
水声摇短梦
【注释】:水声,指江水拍击岸边的声音。摇,动摇、摇荡。短梦,指梦中的景象被江水声所摇动、摇晃。全诗八、九两句写江水激流澎湃的情景。
风色眯长年
【注释】:风色,指风势。眯,模糊不清的样子。长年,指人的年龄。全诗十、十一两句写风吹拂着水面,使人难以辨认年岁。
昨夜前山雨
【注释】:前山,指吴地之东面。雨,雨点。全诗十、十一两句写昨夜吴地之东面下了一场大雨。
茫茫笠泽烟
【注释】: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笠泽,古泽薮名。烟,雾气。全诗十二、十三两句写昨夜吴地之东面下了一夜大雾,弥漫在广阔的泽国上空。
赏析:
此诗以“五鼓”开头,交代了时间是在破晓时分,诗人从陆路赶到东山。然后,他由远及近,由高及低地描绘了东山的全景——青翠的群山,巍峨屹立;奔腾的江水,浩渺无垠;惊涛骇浪,鱼龙奔走;狂风暴雨,草木皆惊。这些景象,既是实写,又是想象,是作者对山水景色的真切感受和艺术再现。接着,他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和壮美景观:惊涛骇浪、狂风暴雨,使鱼龙奔走;狂风暴雨,使树木摇曳、草木皆折;风雨交加,使江水翻涌、波浪起伏;风雨雷电,使天地昏暗、日月无光;风雨雷电,使山岳崩塌、河流改道……这些自然现象,都是对大自然威力的颂扬。
此诗不仅描绘了山水之美,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鲜明,富有韵味。全诗一气呵成,结构谨严,音韵和谐,意境幽美。特别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把山水写得活灵活现。如“骇浪鱼先拜”,鱼儿在风浪中挣扎,显得十分狼狈。又如“惊雷鸟已颠”,鸟儿在雷电声中惊慌失措,仿佛要飞走似的。此外,“水声摇短梦”中的“摇”字,既形容了江水拍岸的声响,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风色眯长年”中的“眯”字,既形容了风势凶猛,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些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