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墙北打门频,白发来辞喜气新。
欲买鲜鱼饲花鸭,商量明日饯归人。
【注释】
伊犁: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记事诗:即咏史诗、叙事诗。
黄泥墙:用黄色的泥土垒成的矮墙。
打门:敲着门。
频:频繁,多次。
白发:指老年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或他人。
喜气新:喜事的气氛很新鲜。
欲买鲜鱼饲花鸭:想买新鲜的鱼来喂花鸭子。
商量:商讨,商量。
明日饯归人:明天为某人送行。
【赏析】
《伊犁记事诗》,是清代诗人郑燮(郑板桥)的作品。此诗作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诗人因科场不利,愤而辞官南归。在途中经过伊犁之际,他看到伊犁人民的生活虽然十分艰苦,但是人们却和睦相处,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因而感慨万千。于是写了这组七言绝句。全诗语言通俗,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首句“黄泥墙北打门频”,描写了伊犁人民的生活环境。黄泥墙,是当地居民常见的建筑方式,它既坚固实用又朴素大方,体现了伊犁人民的勤劳朴实的精神品质;“打门频”则说明他们生活贫困,经常需要借别人的帮助,同时也反映了他们淳朴善良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美德。
第二句“白发来辞喜气新”,则是对伊犁人民生活状态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白发”并非真的指老人,而是暗指那些生活贫困、年纪较大的农民。他们虽然头发已经斑白,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正是他们生活态度的反映。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自己在科场失利之后,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三句“欲买鲜鱼饲花鸭”,更是生动地描绘了伊犁人民的生活场景。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财富,但却有着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以及和谐美满的家庭幸福等等。这种生活状态,不仅让人羡慕不已,更让人向往。
最后一句“商量明日饯归人”则表达了作者对伊犁人民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他们虽然生活贫困,但却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