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注释:芒种时节刚过,大雪却还未停,伊犁河外的草原已经草木茂盛。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注释:新生的小马一步步走着都十分困难,担心有蛇从鼻子里钻进来飞走了。
赏析:此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伊州歌》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伊犁河外草肥马壮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注释:芒种时节刚过,大雪却还未停,伊犁河外的草原已经草木茂盛。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注释:新生的小马一步步走着都十分困难,担心有蛇从鼻子里钻进来飞走了。
赏析:此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伊州歌》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伊犁河外草肥马壮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中给出的关键词的提示词的含义来判断正误。同时,赏析一定要结合诗句进行,要抓住关键词,切不可脱离诗作本身,要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展开想象。注意不要只答字面意思。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青牛老子庙”,指的是青牛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破晓”要求考生对整首诗进行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点明诗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等。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诗意和思想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手法及效果。 第一联“破晓帘前望,园荒绿欲齐”,写诗人清晨起来在窗前看到园子里草木繁茂。“园荒”是说花园荒芜,而“绿欲齐”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联“春知来路阔
【注释】 巴里坤:唐代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一带。 公孙瓒(yuàn):东汉末年著名将领。 临岐(qí):临别。 潸然:流泪貌。先德:指前人的德行、功业。殊乡:远方,异乡。 穹庐(qióng lú):古代蒙古族人的毡帐。 牧泽羊:放牧羊群,泛指农耕。 荒寒:荒凉寒冷。一瓯(ōu)雪:一杯雪。一瓯为量词,用于酒类。 奠(diàn):祭奠,祭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乡时的除夕夜所作
【注释】 圭峰山:即庐山。 太华三峰外:庐山在五老峰以外。太华三峰是庐山的三大主峰,因而得名。 兹峰亦削成:此峰也是削成而立。兹指这,此峰也。 空青无雾障:天空中没有云雾的障碍。 奇秀与云争:奇特的秀丽景色和云朵竞争。 直柏当胸出:笔直的柏树长在胸前。 初阳贴掌生:初升的太阳照在手上。 此江清到底:这里的江水清澈到底。 照影亦分明:倒影也清楚分明。 赏析: 首联“太华三峰外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频悲寒序促,那复值兹晨。 译文:频频感叹寒冬的急促,哪还能再逢今日早晨。 - 关键词注释: - 寒序:指寒冷的季节。 - 那复:怎么能够。 - 兹晨:这个早晨。 - 值:遇到。 - 踟蹰:徘徊不前。 - 赏析:诗人在立春时节感慨时光飞逝,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但他却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只能在原地徘徊,无法向前迈进。 第2句:人意怜迟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园居》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 十里巢营树,春深客到初。 上楼人影瘦,灭烛雨声疏。 隔岁书犹读,齐年发共梳。 庾郎贫正甚,同此食园蔬。 ``` 译文: 在郊外的别墅里,有十里远的树林,春天来临时,客人刚到。 楼上的人影显得消瘦,雨声也显得稀疏了。 虽然过了一年,但是书信依然在阅读,头发也一起梳理。 庾亮的生活很贫困,我们却和这样的人一样,一起享用园里的蔬菜。
【注释】: 1. 初三花发槛:指农历三月初三,花发满院。 2. 初五月窥门:指农历五月,门帘微开。 3. 楼小难藏影:指高楼小楼,难以隐藏身影。 4. 帘重不隔魂:指帘子重重,但无法阻隔灵魂。 5. 蛛丝黏镜湿:蜘蛛丝粘在镜子上,镜子变得湿润。 6. 鼠泪滴灯昏:老鼠泪滴在灯上,使灯昏黄。 7. 笛忆参差响:笛声悠扬,仿佛回忆中的杂音。 8. 书摩宛转痕:书页摩挲,留下曲折的痕迹。 【赏析】:
晓色入深港,停桡问古原。 人稀杨柳密,村僻鹳鹅喧。 不雨思祈社,无年学灌园。 朝歌尔何意,隐隐度崇垣。 注释: - 晓色入深港:早晨的阳光照进深深的港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停桡:在河边停下船桨。 - 古原:古老的田野、原野,指代诗人所在地的地方。 - 人稀:人口稀少。 - 杨柳密:柳树茂密,形容春天的景象。 - 村僻:村庄偏僻,远离喧嚣。 - 鹳鹅喧:鹳和鹅在湖面上嬉戏的声音。 -
重来携幼弟,此别念衰亲。 山果纷相赠,溪茶采尚新。 封书因问叔,劝食尚依人。 倘复移家返,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重来携幼弟:再次回来时带上了小弟。 2. 山果纷相赠:山上的果实纷纷赠送给我们。 3. 溪茶采尚新:采集的溪边茶叶还很新鲜。 4. 封书因问叔:通过信封向叔叔打听情况。 5. 劝食尚依人:劝说弟弟吃些食物,仍然依赖别人。 6. 倘复移家返:如若再次搬迁回家。 7. 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白首吾宗叔:我年老的叔父。白首指老年,吾宗指我的家族。叔父是家中辈分较高的人,故称。 2. 黄眉入室姑:黄色眉毛的人,即妻子。入室姑指妻子。 3. 未嫌新礼简:不觉得礼节过于繁琐。新礼指新婚时的新礼节,简指简约、简单。 4. 记取旧名呼:记得以前如何称呼她。 5. 历寝书留几:在卧室里留下了书。历寝指卧室,书指书籍。 6. 开筵酒在壶:打开酒壶准备喝酒。开筵指宴饮
【注释】 伊犁: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记事诗:即咏史诗、叙事诗。 黄泥墙:用黄色的泥土垒成的矮墙。 打门:敲着门。 频:频繁,多次。 白发:指老年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或他人。 喜气新:喜事的气氛很新鲜。 欲买鲜鱼饲花鸭:想买新鲜的鱼来喂花鸭子。 商量:商讨,商量。 明日饯归人:明天为某人送行。 【赏析】 《伊犁记事诗》,是清代诗人郑燮(郑板桥)的作品。此诗作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
诗句:好因鲂鲤答枯鱼,总觉蛩蛩念巨虚。 译文:因为鲂鲤这样的美味食物,所以我对那些干涸的鱼感到满足;而那些在江边生活的人们,总让我感到羡慕。 赏析: -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缪公子公俨之江浦之旅的美好祝愿和对他生活状态的关心。 - 首句“好因鲂鲤答枯鱼”,运用对比手法,将美味的食物与干涸的鱼作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缪公子的祝福之情。 -
【注释】 去去遥山一桁青:指送别友人时,青山在望。桁:横木。青:指青色,这里用来形容青山的颜色。愁程:行程。经:经过。江南迢递伤情思:江南距离遥远,使人思念家乡之情更加深切。公子知交有性灵:你与我有知心朋友之谊。知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性灵:性情、性格。久据灶觚看读易:长久地坐在锅旁读书。易:《易经》,儒家经典之一。灶觚:古时的锅形器物,也泛指炉灶。石阙:古代帝王立在台上的石柱。纪搜铭:记录铭文
皋陶祠三十韵 黄屋衣裳古,朱轩日月中。 九共谁第一,四岳誉佥同。 大泽思神降,元臣翊运隆。 陈谟归至道,弼教本和衷。 职亦勤虚听,心期辟圣聪。 曰稽符二典,钦若佐司空。 永执刑无赦,群推法至公。 喑丞初立禁,瞽瞍愿持躬。 瓜削看孤立,蟊强敢内讧。 两朝天屡荐,三杀帝无功。 父子吁谋合,君臣精一通。 神方歆石纽,禅已谢诸冯。 云鸟搜官纪,山龙仰法宫。 趋庭原震肃,网俗自恢洪。 唐传留吁咈
皋陶祠三十韵 历殿思成续,瞻筵沐古风。居人留宿火,行客荐新{麦丰}。气已殊光岳,声还振聩聋。徘徊有余叹,五百见知穷。 注释: - 历殿思成续:在宫殿里思考着完成的事情 - 瞻筵沐古风:在筵席上欣赏着古代的风骨 - 居人留宿火:居民们留下篝火 - 行客荐新{麦丰}:旅行的人带来新的麦子 - 气已殊光岳:气质不同了,和光武帝不同 - 声还振聩聋:声音可以震聋人的耳朵 - 徘徊有余叹:犹豫徘徊
【注释】 ①溪南曲:指在水边赏花的情调。 ②华:光彩,这里指月色明亮。 ③桃无花:指桃花凋零。 ④楼住:指在桥边筑起楼来。 ⑤春一分:春天过了半个月。 ⑥画桥影:指桥上垂柳的影子映入水中。 ⑦疏阑春:指柳树枝条稀疏地垂下。 ⑧堤上行人:在河堤上行走的人。 ⑨垂手:指手下垂着,即袖手。 ⑩长河湄:指长河边。 ⑪墙头女儿:指站在墙头上的妇女。 ⑫画眉:女子画的眉毛。 ⑬浓云晓上头:早晨浓云遮住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