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西,鬼兵十万啾啾啼。城门东,阴旗猎猎愁磷红。
贼骑欲向南,鬼伯趋䟃𧽼。贼骑欲向北,啾啾啼鬼伯。
城门开,待鬼来。椒浆为汝奠,灵甲为汝裁。一朝贼退归海中,幕府上簿皆鬼功。
鬼兵不来兮奈何许,贼兵皇皇兮矢如雨。风折兮蝥弧,血染兮头颅。
将军苦身折,天师竟无术。彼夫人兮真丈夫。抽刀杀贼贼即呼。
天壤欲似王郎无。
诗句解析
1 城门西,鬼兵十万啾啾啼。 - 描述声音:啾啾啼声,形容众多鬼兵的喧嚣。
- 关键词:“啾啾啼” - 声音模拟词,表达出鬼兵数量之多。
- 城门东,阴旗猎猎愁磷红。 - 描述视觉:阴沉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 关键词:“阴旗” - 表示军队的颜色或状态,通常象征不祥。
- 贼骑欲向南,鬼伯趋䟃𧽼。 - 描述行动:贼军想要向南移动,而鬼王则紧随其后。
- 关键词:“趋䟃𧽼” - 一种军事策略中的跟随行为。
- 贼骑欲向北,啾啾啼鬼伯。 - 描述行动:相反的行动,贼军向北移动,鬼王随之。
- 关键词:“啾啾啼” - 与前文一致,继续使用声音作为象征。
- 城门开,待鬼来。 - 预示等待。
- 关键词:无。
- 椒浆为汝奠,灵甲为汝裁。 - 提供物资:用酒和铠甲作为礼物。
- 关键词:“奠” - 意为献祭;“裁” - 这里可能指制作盔甲。
- 一朝贼退归海中,幕府上簿皆鬼功。 - 描述结局:敌人被击败后退回海中。
- 关键词:“幕府” - 古代官署;“簿” - 记录或账本。
- 鬼兵不来兮奈何许,贼兵皇皇兮矢如雨。 - 表达无奈:如果鬼兵不出现怎么办?
- 关键词:“奈何许” - 表达了无奈和无力感;“矢如雨” - 形象地描述了箭如雨下的场景。
- 风折兮蝥弧,血染兮头颅。 - 战争场景:风折断了盾牌,鲜血染红了头巾。
- 关键词:“风折” - 物理现象;“血染” - 强调战斗的残酷性。
- 将军苦身折,天师竟无术。彼夫人兮真丈夫。抽刀杀贼贼即呼。 - 表达英雄主义:将军们虽努力但无效,而主人公英勇无畏。
- 关键词:“苦身折” - 形容付出巨大的努力;“天师竟无术” - 暗示没有超自然的力量;“彼夫人兮真丈夫” - 表达对英勇人物的赞美,称其为真正的勇士;“抽刀杀贼贼即呼” - 描绘主人公英勇的行为,他一出手就震慑了敌人。
- 天壤欲似王郎无。 - 结尾感慨:天地之间,似乎再也无法找到像王郎这样的英雄。
关键词:“天壤” - 天地之间,比喻广阔;“王郎” - 一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此处用以反衬主人公的英勇。
译文
城墙西边是鬼兵,十万鬼兵啾啾啼鸣。墙东面是阴森的旗子猎猎飞扬,忧愁的红色在闪烁。
敌军想要向南方进攻,跟着他们的只有鬼王。他们想向北方进攻,鬼王也跟随着他们。
城墙打开,等待鬼兵的到来。为他们准备的有酒也有盔甲。一旦敌人退去,他们就立下功劳。
如果鬼兵不来,我们怎么办呢?敌军如此猖狂,箭如雨下般密集。风吹断了敌人的盾牌,鲜血染红了他们的头巾。
将军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没有得到上天的庇护。那位英勇的人真是个男子汉。他抽出剑,杀了敌人,敌人立刻投降了。
天地间好像再没有第二个像王郎那样的英雄了。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一场紧张且激烈的战斗场面。诗人通过对“鬼兵”“阴旗”“贼骑”等元素的刻画,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紧张的气氛。同时,通过对将军、天师、鬼兵等不同角色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在这场战斗中的不同态度和作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和英雄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