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长安天子好禅论,浮屠沙门多以万。殿陛空陈丰草诗,深宫自进伊蒲饭。
又不见长安天子多武功,蜀氛西靖燕东封。一朝荧惑星失守,万劫昆明火更红。
可怜德修期愈促,自谓当时邀佛福。邀佛福,三千佛经盈卧阁,万死难忏姚苌恶。
【注释】长安:指唐朝首都长安(今西安市)。天子:皇帝。禅论:佛教中关于佛祖转世成佛的理论。浮屠:古印度语,意为“佛”,即佛教。沙门:出家人。殿陛:帝王的宫殿台阶。丰草诗:丰,多也。草诗,指诗歌。晋宋时期,王献之为简文帝撰《竹林七贤与山涛等游集》序,其中提到“昔有梁鸿、宋意、郭璞之徒,皆以草籍纪言,而事多隐逸,故编于《竹林》。又梁世萧衍在东宫,殷仲文为太子洗马,大读《孝经》《论语》,既精解其义,退常曰:‘深源难量,共所未闻。’”后遂以“草志”为典故,表示隐逸之意。伊蒲饭:伊蒲,一种草药。古代认为能疗饥。《抱朴子·微旨》引《神农本草经》云:“伊蒲,一名益母,一名食万,一名胡粉,生益州山谷。”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赏析】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年间(758-760),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中讽刺了当时唐玄宗和肃宗父子俩好谈佛学却无实际成效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统治者崇佛信道、虚度光阴、不能励精图治的深深不满。
首联“君不见长安天子好禅论,浮屠沙门多以万”。开篇即用反问的方式点明主题。长安天子,即指唐玄宗和肃宗父子俩;浮屠,就是佛,沙门,即和尚。这里说长安天子喜好谈论佛学。佛学,即佛的学说,包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等。唐玄宗好谈佛学,是因为他相信佛教中的转世思想,认为自己将来一定能成佛。而实际上,唐玄宗并没有成佛,他的一生却是荒淫误国,最终导致安史之乱。至于肃宗,他虽然也曾对佛教有过信仰,但是后来却因为连年战争,耗尽了国库,使得百姓穷困不堪,国家日益衰弱,所以他对佛教的兴趣也就慢慢淡了。
颔联“殿陛空陈丰草诗,深宫自进伊蒲饭”。“殿陛”即宫殿的台阶。“丰草诗”是说,唐玄宗的宫殿里堆满了丰草诗(即草稿)。“伊蒲饭”是说,唐玄宗的厨房里总是有伊蒲饭(即草药做成的饭)。唐玄宗喜欢写诗,而且写了很多很多,但他写的这些诗却没有一句是有意义的,有的甚至完全是一些空洞的话。至于他吃的草药饭,更是没有什么营养价值。所以唐玄宗的宫殿里堆满了丰草诗,厨房里总是有伊蒲饭。
颈联“又不见长安天子多武功,蜀氛西靖燕东封”。“又不见”是转折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看不到长安天子有很多武功。“武功”,在这里指的是军事实力。唐玄宗虽然也有过一些武功,比如说收复安西四镇等等,但是他的武功并不是真正的武功,而是靠武力征服别人的武功。唐玄宗还经常发动战争,让无数的人丧命。所以说“蜀氛西靖燕东封”,就是指的他发动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尾联“一朝荧惑星失守,万劫昆明火更红”。这里的“荧惑星”是指火星,“昆明”是今天的云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看不到长安天子有很多功德。“荧惑星失守”就是说火星(荧惑星)不再正常运行,也就是天象发生了变化,这在古代被认为是天象异常的表现。而这种异常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万劫昆明火更红”就是说,如果火星不再正常运行,那么昆明(云南)这个地方就会更加受到火灾的威胁。而这样的威胁将会持续万劫(一万年),也就是说这样的灾祸将会持续一万年。所以说,唐玄宗发动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他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都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他对于当时统治者崇佛信道、虚度光阴、没有实际行动的态度非常不满,他认为这些人都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同时,他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比如人民的贫困、国家的衰弱等等,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