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萝扪壁上山贪,时听云端落笑谈。
天遣灵区超分外,人将流水比双南。
凄风冷雨秋重九,瘦策宽鞋客两三。
或恐新诗干造物,不教明月到禅庵。
金流洞
攀爬藤蔓扪壁上山贪,时而听到云端的笑声和谈话。
上天派灵异区域来超脱,人们将流水比作双南边。
凄风冷雨秋重九,瘦策宽鞋客人两三。
也许新诗会干扰自然造物,不会让明月进入禅庵。
译文:
攀爬藤蔓扪壁上山贪,时而听到云端的笑声和谈话。
天帝派灵异区域来超脱,人们将流水比作双南边。
凄风冷雨秋重九,瘦策宽鞋客人两三。
或许新诗会干扰自然造物,不会让明月进入禅庵。
注释:
- 攀爬藤蔓:形容攀爬藤蔓而上。
- 扪壁:指攀爬墙壁。
- 云谈:形容声音飘荡在空中,仿佛在云端交谈。
- 灵区:指神秘、神圣的区域。
- 超分外:超出常人的范围。
- 人将流水比双南:比喻人的行为如同流水一样清澈明亮,而双南则是两个方向,表示人的行为不受束缚。
- 凄风冷雨:形容天气寒冷,风雨交加的景象。
- 瘦策宽鞋:形容穿着宽松的鞋子,行走困难。
- 客两三:指作者自己和朋友一起出行。
- 或恐新诗干造物:担心自己的诗歌会打扰到自然的创造过程。
- 不教明月到禅庵:表示不希望明月出现在禅宗的寺庙里,可能是因为佛教认为月亮是邪气的象征,与禅宗的清净境界相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上山的情景,同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比天界和人间的差异,诗人表达了对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担忧,担心其会影响到自然的创造过程。最后,诗人以禅宗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表达了对禅宗清净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