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显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着注解和关键词分析诗句,最后再进行小题的答题。“溯去澄流卷去沙”,溯,逆流而上。澄流:清澈的水流。这句意为逆水行舟,掀起了河中的泥沙。“桨声斜日动伊鸟”中的桨声,指划船时桨拍水面发出的声音。伊鸟指水边的乌鸦,这句是写划桨声惊起的水边的乌鸦。“芒鞋北壁攀苔石
注释: 1. 风光流转共谁期,燕燕莺莺总旧知。 - “风光流转”:指时光的流逝和景物的变化。“共谁期”:与谁一起期待?这里指的是自己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燕燕莺莺”:指春天里的燕子、黄莺等鸟儿,是春天的代表。“总旧知”:都是老朋友,都对这种自然景象非常熟悉。 2. 杨子江头春欲尽,桃花水暖锦帆迟。 - “杨子江头”:即扬子江口,这里是指长江入海口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附近。“春欲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红处》。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红处:诗句中的“红处”指的是花朵在夕阳下呈现出鲜艳的颜色,如同红色的点缀。这里的“红”不仅指颜色,还暗指美好、鲜艳的事物。 2. 酴醾欲醉海棠昏:酴醾(túní)是一种花卉,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红色的花朵。诗句描绘了花儿在夕阳下仿佛要醉倒一般,与旁边的海棠花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 争似佳人带睡痕:这里的“佳人”指的是美人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一般考生答不好的主要原因在于不懂相关的知识和体味诗的意境、情感。做这种题,首先必须知道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的情感;然后结合着诗词的注释,理解诗词的大意。 本题共四句,首联“题人扇头墨梅雀”意思是:在人扇头上题写墨梅图,画上一只喜鹊(即“雀”),这喜鹊正啄食梅子。颈联“山禽梦着无人见
金流洞 攀爬藤蔓扪壁上山贪,时而听到云端的笑声和谈话。 上天派灵异区域来超脱,人们将流水比作双南边。 凄风冷雨秋重九,瘦策宽鞋客人两三。 也许新诗会干扰自然造物,不会让明月进入禅庵。 译文: 攀爬藤蔓扪壁上山贪,时而听到云端的笑声和谈话。 天帝派灵异区域来超脱,人们将流水比作双南边。 凄风冷雨秋重九,瘦策宽鞋客人两三。 或许新诗会干扰自然造物,不会让明月进入禅庵。 注释: 1. 攀爬藤蔓
诗句释义 1 拈放翁韵与石见:这里指模仿陆游的风格创作诗歌。放翁是陆游的号。 2. 兼旬病起始开扉:兼旬是指十天,病起始表示病情开始好转,可以打开门扇。 3. 春色三分一半违:春天景色有三分之二被违和(即不如意、不满意)所覆盖。 4. 细草渐缘溪岸遍:细草逐渐沿着溪流岸边生长。 5. 新禽已过树梢飞:新的鸟雀已经飞过了树枝。 6. 花风柳雨人空老:花朵和柳树的微风中,雨滴飘洒
【诗句释义】 1. “晚节渐于尘事远”:晚年,我的志趣渐被世事所疏远。 2. “新诗自写仿《黄庭》”:我写了一首新诗来模仿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3. “曾闻梦里收龙尾”:我曾梦见龙尾在梦里被收回了。 4. “复道人间落岁星”:又听到天上的岁星坠落到了人间。 5. “宦迹旧荒三径草”:我的官位已经被废置,曾经荒凉的家园只有杂草。 6. “闲情今作一流萍”:我现在的心情就像流离失所的浮萍。 7.
红处: 红处明,绿处昏; 朝来犹带雨馀痕。 梦回流水桃花境, 画在板桥杨柳村。 注释: “红处明,绿处昏”:形容色彩鲜明的地方(红色、黄色等)和颜色昏暗的地方(绿色、蓝色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朝来犹带雨馀痕”:早晨的阳光下还留有雨后的余味。 “梦回流水桃花境”:仿佛回到了梦中的流水桃花之中。 “画在板桥杨柳村”:像是一幅画挂在了板桥上的杨柳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
风光流转共谁期,燕燕莺莺总旧知。 杨子江头春欲尽,桃花水暖锦帆迟。
读罢西湖处士诗,纸窗疏影两三枝。 山禽梦着无人见,应是参横月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