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坑赵长平,楚坑秦新安。祸莫大于杀已降,秦赵之坑若循环。
白起项羽皆齿剑,沛公长者先入关。当时人力不相抗,二十万人同日葬。
地下应笑诸儒生,议礼不决如降兵。
以下是对您提供的古诗《新安》的逐句释义和翻译,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秦坑赵长平,楚坑秦新安。 指的是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坑杀了赵军,而楚国在新安之战中也坑杀了秦军,这是战争的残酷性,没有一方能够幸免于难。
- 祸莫大于杀已降,秦赵之坑若循环。 这里强调的是战争带来的灾难是最大的,因为无论胜败,死亡都是无法避免的,就像坑杀已经投降的敌人一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 白起项羽皆齿剑,沛公长者先入关。 提到了白起和项羽,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以勇猛著称。这里用“齿剑”形容他们的勇气和战斗精神。刘邦则是以宽厚、仁义著称,他率先进入关中地区,为后来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
- 当时人力不相抗,二十万人同日葬。 描述了当时人们面对战争无能为力,不得不共同面对死亡的命运,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无情。
- 地下应笑诸儒生,议礼不决如降兵。 这里的“地下应笑”意味着人们在地下看到这一切一定会嘲笑那些在战争中失败的儒生们。而“议礼不决如降兵”则表达了战争结束之后,关于战争礼仪的问题仍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就像投降的士兵一样无法确定下一步的行动。
关键词注释:
秦坑赵长平:指的是秦国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将赵国的军队全部坑杀。
楚坑秦新安:指的是楚国在公元前278年的城濮之战中,将秦国的新军全部坑杀。
祸莫大于杀已降:这里的“已降”指的是已经投降的敌人,强调战争带来的最大灾难就是杀害已经投降的敌人。
白起: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因勇猛善战而闻名。
项羽:也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以英勇善战著称。
沛公:指刘邦,后来的汉朝开国皇帝,以仁德著称。
当时人力不相抗:这里的“人力”指的是当时的人们,他们面对战争无力抵抗,只能共同面对死亡的命运。
二十万人同日葬:描述了当时人们面对战争的共同命运,二十万军民在同一天被埋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长平之战和城濮之战中的惨状,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和人们的无奈。诗中的“祸莫大于杀已降”一句,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无辜者的牺牲,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同时,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反映了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通过对这些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