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后孟传经处,礼门初启无歧路。
匡鼎说诗解人颐,一扫别风与淮雨。
萧公太傅于丞相,汉时人物真有数。
类以经术为名臣,俎豆千秋仰祠宇。
贤哉教授有二疏,至今楼在还题墓。
兰陵郯承辨纷纭,景行皆宜奠清醑。
宋世诗豪石曼卿,奇情自是芙蓉主。
朐山化作度索山,舒锦错绣映岩户。
苏公游接蔡公游,求仙莫羡童男女。
我来观海先观澜,秦东门外色飞舞。
前辈风流不可期,后来秀杰谁能伍。
地道敏树树须栽,春雨养花花正吐。
重开石室横皋比,敢谢雷门持布鼓。
抗颜都讲方铿铿,挟策从游尽楚楚。
不闻冰车铁马声,但与博带褒衣语。
兴学当追曲台戴,投诗辄遇平舆许。
名章俊句知襟期,琪树琼林重风土。
愿同河伯向海若,直以耳孙求鼻祖。
花老室荒匪自今,经明行修定如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东海后孟传经处,礼门初启无歧路。
匡鼎说诗解人颐,一扫别风与淮雨。
萧公太傅于丞相,汉时人物真有数。
类以经术为名臣,俎豆千秋仰祠宇。
贤哉教授有二疏,至今楼在还题墓。
兰陵郯承辨纷纭,景行皆宜奠清醑。
宋世诗豪石曼卿,奇情自是芙蓉主。
朐山化作度索山,舒锦错绣映岩户。
苏公游接蔡公游,求仙莫羡童男女。
我来观海先观澜,秦东门外色飞舞。
前辈风流不可期,后来秀杰谁能伍。
地道敏树树须栽,春雨养花花正吐。
重开石室横皋比,敢谢雷门持布鼓。
抗颜都讲方铿铿,挟策从游尽楚楚。
不闻冰车铁马声,但与博带褒衣语。
兴学当追曲台戴,投诗辄遇平舆许。
名章俊句知襟期,琪树琼林重风土。
愿同河伯向海若,直以耳孙求鼻祖。
花老室荒匪自今,经明行修定如古。
注释:
- 东海后孟传经处: 指的是东海后孟(即孟子)传授儒家经典的地方。
- 礼门初启无歧路: 礼仪之道开始开启,没有歧途可走。
- 匡鼎说诗解人颐: 指匡鼎通过诗歌解析人心的忧乐。
- 萧公太傅于丞相: 指萧何(西汉初年的政治人物)曾担任过丞相(高级官员)。
- 类以经术为名臣: 人们常以经书治国为名臣之业。
- 俎豆千秋仰祠宇: 俎豆(祭祀用的器具)和祠堂(纪念祖先或已故之人的地方)代表了长久的尊敬与纪念。
- 贤哉教授有二疏: 贤能的教育家有两位,分别是孔子和孟子。
- 兰陵郯承辨纷纭: 指兰陵王和郯子分别在战国时期分辨了各种纷乱的学说。
- 宋世诗豪石曼卿: 指的是宋代著名诗人石延年,他被称为“诗豪”。
- 朐山化作度索山: 朐山变成了度索山,比喻变化无常。
- 苏公游接蔡公游: 指苏武和蔡邕的交往。
- 来观海先观澜: 形容观察海洋先要观察其波动。
- 前辈风流不可期: 前辈们的风采已经很难企及了。
- 经明行修定如古: 只有学问和德行都很优秀,才能像古人一样被后人敬仰。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当时学术风气的批评。韩愈提倡儒学,反对佛道两家的迷信思想,他认为学习应该追求经典的精深与实践的道德修养。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学者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学术传承的尊重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同时,他也对当代的学术风气提出了批评,认为有些学者只是追求名声而忽视了真正的学问。这首诗体现了韩愈对于学术与道德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