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挑逗苦劳心,竹片沿丝巧作琴。
远韵低微传齿颊,依稀私语夜来深。
解析:
不须挑逗苦劳心 - 这里的关键词是“挑逗”和“苦劳心”。这两句表达了无需刻意追求或劳累心思,而是自然地、轻松地达到某种境界或目的。”挑逗”通常有引诱、诱惑的意思,而在这里可能是指不需要外界的干扰或刺激,可以自在地享受当前的状态或环境。”苦劳心”则可能是指过分的忧虑、焦虑或其他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作者在此表示一种放下这些负担的心态。
竹片沿丝巧作琴 - 这两句描述了用竹子和丝线制作乐器的情景。竹子因其坚韧的特性常被用来制作乐器,如竹笛;丝线则用于编织乐器的弦等部分。”巧作琴”意味着通过精巧的设计和技巧来制作出像真琴一样的乐器。
远韵低微传齿颊 - 这一句中,“远韵”指的是远处传来的声音,“低微”表示声音轻柔,“传齿颊”则说明声音能够传到人的嘴唇边,即通过口鼻感受到声音的存在。整体上,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远方传来的悠扬音乐或声音时的感受,这种音乐或声音虽远但能深深触动人心,仿佛近在眼前一般。
依稀私语夜来深 - “依稀”形容声音模糊不清,“私语”通常指低声说话,这里可以理解为夜晚的窃窃私语,可能是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听到的。“夜来深”表明是在深夜,这个时间点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宁静的氛围。整句诗描绘了一个在深夜中,诗人通过细微的声音感知到的某种私密交流或情感表达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风格表达了一种超脱俗世喧嚣、回归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诗中没有直接描述具体的景物或事件,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声音(如琴声)和情感体验(如深夜的私语),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享受宁静之美的情感。诗人通过“不须挑逗苦劳心”展示了放下世俗纷扰,保持内心的简单与纯净;通过“竹片沿丝巧作琴”展现了对技艺的追求与创造;“远韵低微传齿颊”则传达了通过倾听和感受自然界的美好来获得心灵的平和;最后,“依稀私语夜来深”则让人联想到在宁静的夜晚,通过细微之声感受他人的情感世界。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值得人们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