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以同怀著,忠繇易代伸。
地经孤竹国,祠仰采薇人。
但识彝伦叙,那知革命新。
饿夫无与偶,天子不能臣。
叹息黄虞没,衰徂志行屯。
正冠皆激义,脱屣为求仁。
诣绝操疑隘,风高气益振。
西山无表石,东海几扬尘。
百世师如在,三宗历久湮。
顽廉徵后起,秩祀率先民。
像蚀型模古,诚通謦咳亲。
闪青檐荫柏,湘绿俎羞蘋。
希圣谈宁易,含贞事孔辛。
永言思大老,莫漫愧明神。

【注释】

  1. 谒夷齐庙:祭祀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夷齐为商代大臣,反对纣王暴虐无道,兄弟二人在武王灭殷时,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2. 效易渭远先生:效法古代圣贤的风范和道德。
  3. 节以同怀著:以高尚的节操和共同的思想感情。
  4. 忠繇易代伸:忠诚地表现于易代之际。
  5. 地经孤竹国:经过孤竹(今河北迁西)这个地方。孤竹国是商纣的儿子箕子的封地。
  6. 祠仰采薇人:祭祀仰慕采薇的箕子(相传箕子曾为奴而变节,后被周文王重用)。
  7. 但识彝伦叙:只认识伦理道德的规范。
  8. 饿夫无与偶:饥饿的人没有伴侣。
  9. 天子不能臣:即使天子也不能臣服。
  10. 叹息黄虞没:叹息黄帝、虞舜这样的贤明君主逝去。
  11. 衰徂志行屯:衰老之时志向难以实现。
  12. 正冠皆激义:端正衣冠都是激扬仁义之举。
  13. 脱屣为求仁:脱下鞋子也是寻求仁义。
  14. 诣绝操疑隘:到死都坚持操守,疑虑狭隘。
  15. 西山无表石:西山上不再有可以标榜的石碑了。
  16. 东海几扬尘:东海上空已扬起尘土。
  17. 百世师如在:成为后世学子的榜样,永远存在。
  18. 三宗历久湮:三个朝代历久已湮没不见。
  19. 顽廉徵后起:虽然顽固的廉耻之心仍从后辈中兴起。
  20. 秩祀率先民:先于百姓举行祭祀活动。
  21. 像蚀型模古:象形文字模仿古代的模样(象形文字源于图画)。
  22. 诚通謦咳亲:真诚通畅至亲如故。
  23. 闪青檐荫柏:闪烁着青瓦的影子荫蔽着柏树(指庙宇)。
  24. 湘绿俎羞蘋:用湘江的水洗净菜蔬,然后献给神灵。
  25. 希圣谈宁易,含贞事孔辛:渴望圣人的教导,追求平和安宁的生活;保持贞洁之心,努力侍奉孔子(儒家思想认为孔子的品德值得尊敬)。
  26. 永言思大老,莫漫愧明神:长久怀念这位伟大的长者,不要感到愧疚于神明。
    【赏析】
    此诗是一首祭文。祭文是为纪念死者而作的,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思念和哀痛之情,同时寄托着自己的愿望、理想和希望,并以此激励后人。本诗所祭之人为商朝末年的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他们以高洁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闻名于世,成为后世颂扬的对象。诗人在祭文中追忆他们的功德,表达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志向,即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宏大,充满了浩然正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