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残照暮秋天,此去乡关不计年。
云际归帆出巫峡,山头急涨下秦川。
静投孤店连苍霭,漫卸征骖趁暝烟。
寄语长途远游子,好凭壮志着先鞭。
【注释】
栈道图:指诗人在川中作画的《栈道》诗。缪某,作者自号。入川:进入四川。
西风残照暮秋天:西风萧瑟,夕阳西下,是暮秋时节。
此去乡关不计年:此指离开蜀地,到京城长安(在今陕西西安)。乡关,家乡,这里指故乡。计年,计算时间。
云际归帆出巫峡,山头急涨下秦川:在云天之间,有船帆从巫峡(在今四川东部)飞出;山头上,水势急速上涨,波涛滚滚而下,奔向秦川(在今四川西部)。
静投孤店连苍霭,漫卸征骖趁暝烟:我静静地走进一家孤零零的小客店,它坐落在被薄雾笼罩着的原野上;我漫不经心地卸下车驾上的马鞍,趁着傍晚的微雨赶路。
寄语长途远游子,好凭壮志着先鞭:我要对旅途中的远行人说:你要凭自己满腔的豪情壮志,去赶超前头,争取早日到达目的地。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任江州司马时所作。当时作者奉调入京,途中经过三峡。这首诗就是写他乘舟过三峡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写得情景交融、气势磅礴,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情趣。
首句“西风残照暮秋天”,点明时令是秋天,地点是蜀地。“西风残照”是秋天的典型景色,用一“残”字,写出了天气将晚未晚的景况。“暮秋”则表明此时正是秋季的尾声,即“秋尽”。这是写景,但景物已暗含着人的情绪。次句“此去乡关不计年”,说明作者离蜀后,不再考虑回家过年的事情了。这一句既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第三句“云际归帆出巫峡”,“云际”,指云天之上,此处形容帆影高远。“出巫峡”,指从巫山县的瞿塘峡出三峡。这句的意思是说,在高空中,帆影高耸云霄,从瞿塘峡飞出三峡。第四句“山头急涨下秦川”,意思是山上的溪流急速上涨,奔腾直下,直奔秦川。这里写的是秦岭的山洪暴发。这两句都是写景,但景物已暗含着人的情绪。
五至八句,写诗人投宿旅店的情形。“静投孤店连苍霭”,意思是说,我悄悄地走进一家孤零零的小客店,它坐落在被薄雾笼罩着的原野上。“漫卸征骖趁暝烟”,意思是说,我漫不经心地卸下车驾上的马鞍,趁着傍晚的细雨赶路。这四句也是写景,但景物已暗含着人的情绪。
最后两句“寄语长途远游子,好凭壮志着先鞭”,意思是说:我要向长途旅行的人们说:你应该怀着宏伟的志向,努力向前奔驰。这里既是对旅人们的劝勉,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抱负和心情。
整首诗写景抒情相结合,以景托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热烈而又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