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行望泰山,了了青芙蓉。
惊翻碧海色,飞落徂徕松。
渐近灭翠霭,未到闻清钟。
摄衣更攀陟,旷然开心胸。
幽花炫日月,异草迷春冬。
俯视小天下,知为众山宗。
不识何年代,盛典来登封。
玉检金泥函,瑞气罗千重。
七十二君迹,风吹杳无踪。
淳浇久已判,举手将奚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登岱”是题目,交代了这首诗的内容;“东行望泰山”,点明地点和时间;“了了青芙蓉”,“芙蓉”指花,这里借指山色,写山之秀美;“碧海色”,以大海作比,突出泰山的雄伟壮观;“飞落徂徕松”,徂徕山在泰山下,山上有古松多株,因称;“渐近灭翠霭,未到闻清钟”,写登山过程中所见景色的变化;“摄衣更攀陟,旷然开心胸”,写诗人登山时的心情;“幽花炫日月,异草迷春冬”,写山上景色的奇特美丽;“俯视小天下,知为众山宗”,写诗人站在山顶上所看到的景色和联想;“不识何年代,盛典来登封”,写登上泰山时的感慨;“玉检金泥函,瑞气罗千重”,写皇帝祭拜泰山时的场面;“七十二君迹,风吹杳无踪”,写历史上帝王的足迹;“淳浇久已判,举手将奚从”,写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叹。

【答案】

①东行望泰山,点明地点和时间;②了了青芙蓉,用“芙蓉”指花,这里借指山色,写山之秀美;③碧海色,以大海作比,突出泰山的雄伟壮观;④飞落徂徕松,徂徕山在泰山下,山上有古松多株,因称。

⑤渐近灭翠霭,未到闻清钟,写登山过程中所见景色的变化;⑥摄衣更攀陟,旷然开心胸,写诗人登山时的心情;⑦幽花炫日月,异草迷春冬,写山上景色的奇特美丽;⑧俯视小天下,知为众山宗,写诗人站在山顶上所看到的景色和联想;⑨不识何年代,盛典来登封,写登上泰山时的感慨;⑩玉检金泥函,瑞气罗千重,写皇帝祭拜泰山时的场面;⑪七十二君迹,风吹杳无踪,写历史上帝王的足迹;⑫淳浇久已判,举手将奚从,写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