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坊
司马光,一生的学问得益于读书,即使到了晚年也没有停止; 东里子产,知道我哭泣是为国家悲痛,难道仅仅是为了他个人。 【注释】 司马光:即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世称“司马相公”。 东里子产:春秋时期郑国大夫,执政者子太叔之子。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两位古代伟人的爱国情怀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名山五岳游能遍,繄向子平最堪羡。 - 名山五岳游能遍: 描述了对名山的游历经历,意指游览过中国的五大名山(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 繄向子平最堪羡: “子平”指的是张仲景,即张衡,这里用来比喻具有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的人。“堪羡”表示值得羡慕。 2. 纵令晚不知所终,苍莽尘寰何足恋。 - 纵令晚不知所终: 即使晚年未知所踪,也不觉得有何遗憾。 -
【注释】 离披:零落的样子。黄叶潇潇:落叶纷纷飘落的声音。玉墀:台阶。践职:履任官职。甘:愿意,乐意。多难日:多难之年。温经:研习《周易》。悔向:悔恨当初。贤于尧舜天宁厌:贤德超过尧、舜,天下人当然不会嫌弃。变到沧桑地不知:世事变化到极点,人们已经不知道了。为语:告诉。西风:秋风。漫:随意。贞松原有岁寒姿:指松树长青不凋,四季常青的特质。 【译文】 庭院中宫槐与苑柳的影子零零散散,一片萧瑟的秋景
题劳玉初学副釜麓归耕图 岩扉静不开,岚翠环茅屋。 门前散鸡豚,墙外垂绿竹。 丹青托画师,窈窕状溪谷。 剧怜耦耕人,释耒吞声哭。 伤心画不成,但写西山绿。 西山有薇蕨,采采不盈掬。 注释: 1. 岩扉静不开:形容山间小门紧闭,寂静无声。 2. 岚翠环茅屋:指四周的山峦和翠绿色的树木环绕着茅草屋。 3. 丹青托画师:丹青指的是绘画用的颜料,这里用来比喻画家或艺术家。 4. 窈窕状溪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再叠浪字韵寄玉初山中 缄(jiān)愁无复寄穹苍,咄咄书空字数行。 里社追随聊结约,近郊耕凿胜还乡。 心伤蜀魄依群鸟,目断虞渊望九阳。 荏苒光阴今日尽,洒将衰泪任浪浪。 1. 再叠浪字韵寄玉初山中 - “再”表示重复或再次的意思。 - “浪字韵”可能是指诗歌押的韵为“浪”韵,即诗歌的韵脚使用了“浪”这个字。 - “寄”在这里是动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尊重。以下是逐句释义: 题劳玉初学副釜麓归耕图 我爱子劳子,釜麓同归耕。 此邦有遗爱,父老争欢迎。 昔为陶彭泽,今作王深宁。 农隙教乡里,正学传遗经。 有时带经锄,莠去嘉苗荣。 相期理荒秽,戮力望秋成。 注释: - 我爱子劳子:表达对儿子的关爱。 - 釜麓同归耕:指父子共同劳作在田间。 - 此邦有遗爱
孟夏朔日立夏作 孟夏,指农历四月。朔日,月初。立夏为四时之交,万物生长的开始。此诗当写于孟夏时节。 九日春光齐掣电,小园狼藉风花乱。 九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为秋季之始,故称秋为“孟夏”。春光即春天,“齐掣电”形容春光明媚,如闪电般耀眼。小园,指诗人自己的庭院。狼藉,形容庭院杂乱无章。风花,指飘落的花瓣。 不知今夕是何年,晓钟声动空凄恋。 不知今夕是哪一年,因为清晨的钟声而感到惆怅。空凄恋
和韬斋早春闲坐 春天到来时,先从寒中知道。想约看春却没有时间。 麝香自成尘,香气自在;灰烬难生焰,寒冷难支。 燕子垒窝留下空幕,月亮照耀着素帐。 万种闲愁化为两行泪,断肠滋味在梦醒时。 注释: 1. 和韬斋早春闲坐:与韬斋一起在春天里悠闲地坐下来。 2. 先向岁寒知:先从寒冷中知道(春天即将到来)。 3. 欲约看春未有期:想要约请看春却一直没有时间。 4. 麝自成尘香自在:麝香自成尘土
寒尽山中未觉春,更惊白发夜来新。 桃源幸不经秦火,栗里端宜署晋人。 俯仰百年终有恨,推敲一字未全贫。 诗成且漫题名姓,莫被遐荒传逸民。 注释: 1. 寒尽山中未觉春:意思是说,冬天的寒意已经消退,山中似乎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但作者并没有察觉。 2. 更惊白发夜来新:意思是说,作者在夜晚看到自己的头发又增加了几根,感到惊讶。 3. 桃源幸不经秦火:意思是说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吾庐二黉下,南睇釜山顶。 - 译文:我的居所位于两校之间,向南看可以看到釜山之巅。 2. 有田不得归,泛泛如萍梗。 - 译文:我有一片田地却不能回家,漂泊不定如同浮萍。 3. 去年经丧乱,风尘恣顽犷。 - 译文:去年经历了战乱,风尘中的人们变得粗野凶猛。 4. 时移人事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