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子劳子,釜麓同归耕。
此邦有遗爱,父老争欢迎。
昔为陶彭泽,今作王深宁。
农隙教乡里,正学传遗经。
有时带经锄,莠去嘉苗荣。
相期理荒秽,戮力望秋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尊重。以下是逐句释义:
题劳玉初学副釜麓归耕图
我爱子劳子,釜麓同归耕。
此邦有遗爱,父老争欢迎。
昔为陶彭泽,今作王深宁。
农隙教乡里,正学传遗经。
有时带经锄,莠去嘉苗荣。
相期理荒秽,戮力望秋成。
注释:
- 我爱子劳子:表达对儿子的关爱。
- 釜麓同归耕:指父子共同劳作在田间。
- 此邦有遗爱:指这片土地上仍有被留下的爱与关怀。
- 父老争欢迎:指当地父老乡亲都来迎接。
- 昔为陶彭泽:陶渊明曾辞去官职,回归田园。
- 今作王深宁:王深宁是作者的朋友,他们一同耕作。
- 农隙教乡里:在农闲时节教育乡里的人。
- 正学传遗经:传授古代的经典知识。
- 有时带经锄,莠去嘉苗荣:有时候带着经书去耕种,杂草除掉了,好苗得到了保护。
- 相期理荒秽:相互约定一起清除田地中的杂草。
- 戮力望秋成:共同努力期待秋天的收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父亲与儿子共同耕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尊重和热爱。诗中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画卷,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农业的重视。整体上,这首诗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