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阑干角绿蕉环,竹色茶香阁半间。
帘押迎风抛绣乱,枕函送日赖书闲。
长来指爪逾脂印,浓得眉痕透黛斑。
人自惯看侬转讶,镜中消瘦甚人颜。
【赏析】
《无题》是一首七绝诗,全诗以“竹”为题,通过描写诗人与竹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首句“红阑干角绿蕉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红色的栏杆和绿色的蕉叶环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优美的环境。这里的“红阑干”和“绿蕉环”都是用色彩来表现竹子的生机勃勃和生命力。
次句“竹色茶香阁半间”,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与人的亲密关系。竹子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嗅觉上也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这里的“茶香”可能是指竹子的清香,也可能是指茶叶的香味,但无论如何,都表明了竹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
第三句“帘押迎风抛绣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当风吹过窗帘时,帘子被吹得四处飞扬,就像绣花一样。这里的“绣乱”形象地描绘了窗帘随风摇曳的情景,也暗示了诗人与竹子之间亲密的关系。
第四句“枕函送日赖书闲”,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当太阳从枕头中穿过时,光线透过书页,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里的“书闲”可能是指书中的知识或智慧,也可能指读书时的心境。总之,这句话都表明了诗人与竹子之间亲密的关系。
最后两句“长来指爪逾脂印,浓得眉痕透黛斑。”则是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美丽。诗人用手指在竹子上轻轻一触,留下了痕迹,就像在皮肤上留下痕迹一样。这里的“指爪印”和“眉痕”都是用来形容竹子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形态、气味、声音以及与自己的亲密关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红栏干角绿蕉环,竹色茶香阁半间。
帘押迎风抛绣乱,枕函送日赖书闲。
长来指爪逾脂印,浓得眉痕透黛斑。
人自惯看侬转讶,镜中消瘦甚人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