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瞳瞳上画梁,佩声钗影郁金堂。
蘋蘩久诵葩经熟,姜橘亲调豆实香。
方朔暗窥思割肉,裴航消渴愿分浆。
此生许作花间活,甘奉王褒约数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读和注释,以及最后的整体赏析。

金堂 —— 金堂指的是华丽的殿堂或富贵人家的居室。
初日瞳瞳上画梁,佩声钗影郁金堂。
初升的太阳映照在华丽的画梁上,佩声和钗影伴随着香气弥漫的郁金堂。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早晨,阳光明媚,照在华丽的画梁上,使得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温暖的光线。而佩声和钗影则是形容女子们佩戴着精美的饰品,她们的身影在房间里回荡,使得整个房间都充满了香气。这里的“郁金堂”指的是富贵人家的居室,象征着富丽堂皇。

蘋蘩久诵葩经熟,姜橘亲调豆实香。
长久以来,人们诵读着芬芳的花朵经书,使得它们变得熟透了;亲自调制着美味的姜橘和豆实。

这句话描述了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诵读花朵经书,使得花朵变得熟透;同时,也提到了人们亲手调制美味的食物,如姜橘和豆实。这里的“蘋蘩”可能是指某种植物,而“葩经”则是指花朵经书,即指佛经。这些诗句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热爱。

方朔暗窥思割肉,裴航消渴愿分浆。
方朔偷偷地观察着人们为了吃肉而努力工作,裴航却因为口渴而渴望能够喝到别人的浆水。

这两句诗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状态。方朔可能是一个贫穷的百姓,他偷偷地观察着富人为了吃肉而辛勤工作,表现出了他们的辛苦和不易。而裴航却是一个富有的商人,他因为口渴而渴望能够喝到别人的浆水,显示出了他的贪婪和自私。这两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阶级差异明显的现象。

此生许作花间活,甘奉王褒约数行。
我发誓这辈子要成为花间人,甘愿接受王褒的约束和约法三章。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承诺。他发誓要成为一个花间人,即一个生活在花丛中、与花儿为伴的人。同时,他也承诺要接受王褒的约束和约法三章,即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里的“王褒”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法律或者制度,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通过这最后的一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公正和秩序的尊重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律。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古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诗人通过对金堂、佩声、钗影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同时,通过描述人们诵读花朵经书、调制美食等场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差异。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历史典故,如方朔偷窥、裴航渴望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