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散幽室,兰蕙迎春开。虽处尘嚣中,何异隐蒿莱。
百忧萃一身,抚景空迟徊。雕栏蓄异卉,风雨为之摧。
良玉荐清庙,野烬吹为灰。枚叔歌《七发》,杜陵伤《八哀》。
青丘何累累,白骨生莓苔。

九咏

天香散幽室,兰蕙迎春开。虽处尘嚣中,何异隐蒿莱。

百忧萃一身,抚景空迟徊。雕栏蓄异卉,风雨为之摧。

良玉荐清庙,野烬吹为灰。枚叔歌《七发》,杜陵伤《八哀》。

青丘何累累,白骨生莓苔。

解析与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夷陵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通过对比和借古讽今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感慨。以下是逐句的详细解读和赏析:

1. 天香散幽室

  • 天香:这里指代的是兰花的香气,象征着高洁和纯净。
  • :扩散、散布,意味着这种香气无处不在,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 幽室:指的是一个安静而隐秘的地方,可能是某个文人墨客的书房或者自己的居所。
  • 天香散幽室:形容兰花的香气在这样一个静谧的环境中弥漫开来,给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感受。

2. 兰蕙迎春开

  • 兰蕙:这两种植物都代表着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花卉之一。
  • 迎春开:表示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这两种花卉争相开放。
  • 迎春开:这里的“迎春”可能寓意着迎接春天的到来,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同时,“开”字也体现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3. 虽处尘嚣中

  • :处于某种状态或环境中。
  • 尘嚣:这里指的是喧嚣的世俗世界,可能是指都市的繁华或官场的纷扰。
  • :中间、之中,强调这种状态的普遍性和普遍存在性。
  • 虽处尘嚣中:虽然身处喧嚣的世俗世界,但诗人并未被其困扰或迷失自我,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和纯洁。

4. 何异隐蒿莱

  • 何异:有何不同、有什么区别。
  • 蒿莱:蒿是一种野草,莱是一种蔬菜,这里泛指野外的草木。
  • 隐蒿莱:表示诗人选择在野外隐居,远离尘世的繁华和喧嚣。这里的“隐”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 百忧萃一身

  • :聚集、集中。
  • 一身:整个身体或一个人的心灵。
  • 百忧:多种多样的忧愁和烦恼。
  • 萃一身:各种忧愁和烦恼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这可能是因为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生活背景所致。

6. 抚景空迟徊

  • :抚摸、抚慰。
  • :景象、景色。
  • 迟徊: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 抚景空迟徊:表示诗人面对美丽的景色时,内心却感到犹豫不决,无法做出决定。这种情感可能源于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未来的担忧。

7. 雕栏蓄异卉

  • 雕栏:精美的栏杆。
  • 异卉:不同的花草。
  • :培养、种植。
  • 雕栏蓄异卉:形容精美的栏杆上培育着各种各样的花草。这里的“雕栏”和“异卉”都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赏和热爱。同时,“蓄”字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些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感激。

8. 风雨为之摧

  • :风吹雨打。
  • :雨水。
  • 为之摧:使得它们(风和雨)变得脆弱。
  • 风雨为之摧:表示风和雨使得栏杆上的异卉变得脆弱不堪,甚至有可能被摧毁。这可能是因为风和雨的强大力量以及人们的疏忽或保护不当所致。

9. 良玉荐清庙

  • 良玉:美好的玉石,这里可能比喻美好的品质或事物。
  • :进献、献给。
  • 清庙:古代祭祀用的庙宇,也用来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准则。
  • 良玉荐清庙:表示美好的东西被献给了清高的庙宇,即高尚的道德准则。这里的“清庙”可能寓意着人们对于美德的追求和敬仰。

10. 野烬吹为灰

  • 野烬:野外的灰烬或废墟。
  • 吹为灰:变成灰尘。
  • 野烬吹为灰:表示废墟被风吹得变得面目全非,只剩下灰烬。这可能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混乱以及人们对于过去的记忆逐渐消失。

11. 枚叔歌《七发》

  • 枚叔:枚乘,西汉辞赋家。
  • 歌《七发》:创作有《七发》这篇作品。
  • 枚叔《七发》:这里指的是枚乘所作的《七发》,这是一篇描写宫廷生活的文章,通过描绘皇帝的生活来揭示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

12. 杜陵伤《八哀》

  • 杜陵:唐代诗人杜甫的墓地,位于长安附近。
  • 伤《八哀》:这里是指杜甫创作的《八哀诗》,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感慨的作品。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夷陵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和借古讽今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于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