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欹枕不成梦,爆竹声中春已回。
此后年华消鲁酒,从前诗卷付秦灰。
云龙北阙看人去,雾豹南山许我来。
薄薄田园幸无恙,愁怀聊对烛花开。
这首诗的译文是:
三更时分我斜靠在枕头上,却睡不着,因为爆竹声中春天已经回来了。
此后的日子将像鲁酒一样消失无踪,从前写在诗卷上的诗篇也如同秦灰一样被烧成了尘埃。
云龙北阙看人去,雾豹南山许我来。
薄薄田园幸无恙,愁怀聊对烛花开。
注释:
- 戊戌岁杪感杯:戊戌年年末感怀作诗
- 三更:深夜
- 欹枕不成梦:斜靠枕头无法入眠
- 爆竹声中春已回:放爆竹的声音中,春天又回来了
- 消鲁酒:像鲁酒一样消逝
- 诗卷付秦灰:指诗歌随时间而逝,如同秦灰一般化为灰烬
- 云龙北阙:比喻朝堂之上
- 雾豹南山:形容隐居生活
- 薄薄田园:指隐居生活的田园景色
- 聊对烛花开:形容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晚年感慨的作品,充满了对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首联“三更欹枕不成梦,爆竹声中春已回。”描绘了诗人深夜失眠的情景,以及在爆竹声中感受到的春天的到来。这里的“三更”指的是深夜,“欹枕不成梦”表示诗人难以入眠,可能是因为心事重重,或者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太过喧嚣。而“爆竹声中春已回”则表示春天的气息已经在新年的爆竹声中回归,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颔联“此后年华消鲁酒,从前诗卷付秦灰。”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顾。这里的“年华”指的是自己的岁月,而“消鲁酒”则表示这些岁月如鲁酒一样消逝无踪。至于“从前诗卷付秦灰”,则是说那些曾经写下的诗歌如今已经成为尘土,无法再回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颈联“云龙北阙看人去,雾豹南山许我来。”则转入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这里的“云龙北阙”是指朝廷之上的景象,“雾豹南山”则是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尾联“薄薄田园幸无恙,愁怀聊对烛花开。”则是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这里的“薄薄田园”指的是诗人隐居时所拥有的田园风光,而“幸无恙”则表示这些田园景色依然完好无损。最后一句“愁怀聊对烛花开”则是说诗人在寂寞的夜晚,对着蜡烛开怀大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于时间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晚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诗人在诗句中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手法,如“爆竹声中春已回”中的春天象征新的季节,“从前诗卷付秦灰”中的诗歌象征过去的时光,都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